夏去秋回,临走时,我们身负期望
归来时,我们带回果实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由中国能建湖南院负责的川渝特高压线路项目包2标段,位于甘孜州康定-泸定段,全线陡峭,海拔高程分布在1200-3400m,沿着318国道,一路蜿蜒前行,线路右侧是有着“蜀山之王”的贡嘎雪山,线路左侧则是铁索铮铮的大渡河。
5月中旬,党员突击队与青年突击队启程出发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攻坚工作。
包2路径中,高山大岭和峻岭的比例占据79%之多,整体坡度多在30~40度之间,部分地段大于45°,许多塔位的高差有1000多米,从下车再步行到塔位,水平距离一公里,而定位高差也有一公里,往往是一早出发,下午才能到塔位。上山途中随处可见悬崖峭壁,经常是一个塔位需要爬好几个陡崖,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树枝藤蔓、凸出的岩石才能艰难爬上去。有时爬了半个小时,发现在地图上才前进了几十米。一个工程下来,好些同事鞋子都已经磨破几双,手套千疮百孔,裤子上则是随处可见的洞,我们笑称这是最新潮流“破洞裤”。环境艰苦、气候多变,当地请的民工许多都坚持不下来,终勘队员却一直在坚持。
线路所经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易出现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局部区段分布大面积块石堆积体是在航片上是看不到的,随处可见的巨大孤石和乱石堆,对于我们的角钢塔是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开乱石堆,现场选两三个小时才能把塔位定下来。更有甚者,一个塔位在现场选不下来,但面临马上天黑了,为了安全着想,只能第二天再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L12号塔,作为线路的一个“卡脖子的点”,前前后后爬了8次,选了十几个塔位,经过各专业的商量下,终于定了下来,那一个山头上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踏足了。上山的路本来多是荆棘、灌木,却被我们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在人际罕见的原始森林中,队友都有不同程度的负伤。爬山中被划伤缝了数针、被马蜂蛰、被牛虻叮、被蜱虫咬、因淋雨而重感冒……为了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终勘工作,不愿因为自己而耽误进度,一直坚持在一线。线路处的章杰作为现场的电气负责人,从始至终一直奋斗在一线,白天和大家一起定位时还背着电脑,以防现场需要改线的情况,而晚上还需要根据当天情况协调各个专业,经常晚上选线选到凌晨两三点。身为党员突击队的一员,他身上体现的是每一个项目成员的共同品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冲在第一线,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在各专业的团结协作中,在湖南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三个月,川渝特高压线路工程终勘定位已圆满完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贯彻湖南院的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保质保量保安全,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