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能源市场一扫一年前的严重供应过剩,进入供应全面紧张的局面,给正在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影响。
为此,本报记者连线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委会副主任韩晓平、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中央民族大学全球能源气候问题专家程春华,请他们为读者拨开国际能源市场的层层迷雾,探究当前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记者问:您认为本轮油气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会持续多久?
韩晓平:近期,油气、煤炭价格飙升及供应短缺问题持续发酵,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引起。首先,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快推进能源转型进程,对化石燃料投资不断缩减,无论是天然气、原油,还是动力煤等,产能弹性都大幅下滑。其次,主要经济体在疫情打击后经济复苏引发了异常高的能源需求。
此外,各国为实现脱碳,电力供应结构从煤电向天然气、海上风电、太阳能等转型,而可再生能源却受其本身不确定性高的限制,无法满足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致使天然气、石油的需求激增。供需缺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持续存在,化石燃料供不应求、价格高企或将持续。
许勤华:最近油气价格飙升是多重因素驱动的。一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推动需求上涨,油气价格回归到与需求恢复相符的轨道;二是前几年上游投资减少,特别是新冠疫情使投资剧减后在下游产生的结果;三是通胀压力和美元走弱推动以美元计价商品的价格走高;四是全球能源转型所带来的各类不适应。综合各种原因,我认为油气价格高位运行至少会持续几年时间。
程春华:此轮油气价格飙升是对之前疫情等因素所致油气价格曲线过低的回调,属于震荡性回升,但并非进入新的长期上行周期。随着市场与政策调整,持续时间不会太长。
记者问:近期,一些地区出现的能源紧张引发了关于全球“能源危机”开始的担忧,您怎么看?
韩晓平: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各国政策向新能源倾斜,传统化石能源企业新增产能的审批变得愈发严苛。许多金融机构在政策驱动及社会压力下采取严格措施以减少和限制对化石燃料的融资。此外,油气企业本身也迫于投资者压力跟风能源转型,使得用于传统能源开采的资本开支持续低企。这都为此次“危机”埋下了伏笔。全球能源转型需要周密的政策措施和充分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如果不增加对石油、天然气的投资,保障市场稳定供应,那么未来“能源危机”会经常发生。
许勤华:从本世纪初到现在,油气价格总体呈现剧烈波动的趋势。经济好时则高企,金融危机时狂跌,经济恢复时价格回调,恢复速度变慢时则价格进一步下探。从2014年后的低油价新常态出现,到新冠疫情期间的暴跌,再到本次后疫情时期和碳中和趋势下能源转型磨合期的回调及一定时期的飙升,这都是油气价格总体呈震荡态势的表现。
程春华:学界与业界关于目前的能源紧张局势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是“能源危机”,另一种认为“能源危机”属于夸大其词,能源供应紧张局势尚未构成能源危机。实际上,大家都承认能源领域遇到了问题,只不过根据不同标准,对目前能源供应领域的紧张局势有不同评判。这更说明确立与完善评判能源风险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可对能源突发事件与风险设立评级体系,比如能源轻度紧张、比较紧张、非常紧张、能源危机、能源重大危机等。
此轮能源供应紧张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公共卫生、经济金融、能源资源、气候环境”等系统耦合效应,以及“国家政策、社会行为、市场周期”的相互作用,能源转型上的急躁冒进政策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者问:您认为本轮紧张局势对能源转型路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化石能源在未来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韩晓平:新能源受其自身波动性、间歇性、不稳定性的限制,目前还很难堪当市场需求主导能源的大任。天然气作为煤炭的替代,是相对清洁的能源。从分子式来看,天然气的主要成甲烷,分子式是CH4,1个碳4个氢,而煤炭的典型分子式为C135H96O9SN,135个碳96个氢。相比之下,天然气的含碳量大大低于煤炭,且天然气的热效率也远高于煤炭,目前的发电技术已经可以达到65%。因此天然气本身碳排放就足够低。
需要注意的是,碳中和不是不发生碳排放,而是使碳的排放量和清除量达到平衡。天然气利用如果可以和CCUS技术结合,或者其产生的碳排放足以被森林碳汇抵消,那么能源消费中就无须降低其使用量。未来全球天然气市场需求不仅不会降低,还会呈增长态势,天然气可能永远不会退出能源历史的舞台。
许勤华:新能源的替代作用是一种缓慢释放的过程,化石能源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是消费存量的“主力军”。这点,全球都已达成共识。只不过,如何适应碳中和以推进新能源的担当,化石能源企业还在探索。
程春华: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各有利弊。新能源供应在数量上的确未达预期,尚未找到在数量规模上取代油气等能源的新能源。此次能源供应紧张为人们推进能源转型敲响警钟,即人们对能源转型的复杂性、艰巨性有更新认识,相关国家也会对能源转型政策进行调整。
化石能源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消失,在向化工等其他领域扩展的同时,也会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自身优势,扮演能源脱贫普惠助手、能源短缺补台能手(后备军)、能源价格平抑援手、能源安全保护妙手的角色。
记者问:全球能源转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您认为目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韩晓平: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决不能忽略的问题就是“能源安全”。保证油气供应安全,是油气公司,特别是国内油气企业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石油企业不应被干扰,要保持发展油气资源的定力和耐力。不仅不应减产,还应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加石油天然气产量。
许勤华:碳中和涉及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开倒车。目前能源转型处于初期阶段,工作的总目标和总原则定了,但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还要在摸索中不断细化和调整。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创新。
程春华:实现碳中和目标应走渐进而非激进的道路,不能在配套条件未具备的情况下操之过急,要兼顾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与气候环保之间的关系。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与能源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比如西部地区、依靠煤炭与高碳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其经济与能源双转型很难一蹴而就。虽然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仍存在配额分配不够合理、地区差异性大、地方政府落实政策不科学、市场活力不足等不完善之处。正是认识到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我国才将碳中和目标时期定在20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