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山麓、黄土高原旁,坐落着一座小县城,境内山峦回合,中低如盂,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院”)参与总承包建设的盂县电厂2台100万千瓦发电项目(以下简称“盂县电厂项目”)在这里拔地而起。8月31日,盂县电厂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至此,项目顺利实现双投,正式进入商业运行。
作为国家能源重点项目,盂县电厂项目是国家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的山西盂县电厂至河北南网500千伏线路配套电源项目,对实现资源就地转化、梯级增值利用,以及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回望来时路,中南院人通力合作,迎难而上,奋勇向前,坚持“高要求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绿色、安全、可靠的清洁电源。
创新设计 打造绿色电厂
“不像一座工厂,而像一座现代化工业式花园”,这是盂县电厂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排黑烟,不流废水,没有噪声,每一处角落都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盂县电厂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采用超净电袋、设置湿式除尘器及烟气协同治理技术。经测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达超净排放,环保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盂县电厂项目进行了40余项设计优化,有着诸多设计亮点,如采用百万千瓦机组间接空冷设计、‘五塔合一’设计、九级回热设计等。”中南院副总工程师周才洋说,通过这些创新性设计,实现了燃烧无烟煤指标优、间接空冷背压低、超净排放、废水零排等各项优良指标,落实了国家煤电一体、点网直供等宏观政策,以新技术带动产能升级。
盂县电厂项目的“五塔合一”设计,即取消常规电厂中的烟囱,在国内率先将烟囱、脱硫双塔及湿式除尘器布置在冷却塔内。此举一方面可节省投资及节能降耗,另一方面也能提高烟气的抬升高度,降低地面排放浓度,改善电厂周围空气质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一直以来,中南院坚持技术创新,在业内优先掌握了‘烟塔合一’创新技术,盂县电厂的‘五塔合一’将该技术不断创新升级,树立起行业标杆。”周才洋说。中南院始终坚持将创新思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刻苦钻研节能减排、降低造价、减少用地等新技术、新工艺,用技术实力为山西绿色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
智慧工地 助力项目管理
在盂县电厂进门处,不时有工作人员通过门禁出入。仔细观察,盂县电厂的门禁似乎反应有点“慢”,工作人员进出时都要抬头看门梁上方的一排摄像头。原来,门禁反应有点“慢”是因为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人脸识别方能进场。
为杜绝条件不符合标准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减少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项目部要求工作人员需经过入场三级教育培训合格、体检通过、办理保险、签订用工协议后,才能登记发放IC卡。入场人员的身份信息、面部识别、IC卡信息全都相符才能通过门禁系统,实现了真正的“一人一卡”精确化管理。
此外,盂县电厂项目还以全厂三维模型为基础,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三维可视化、实时位置定位、实时轨迹分析、人员智能化管理、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警示并上传等创新功能,并且集成MIS系统功能,将项目现场打造成智慧工地。
中南院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王志军表示:“盂县电厂项目对智慧工地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广泛应用,实现了各业务环节的高效整合和协同管理,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决策分析能力,使项目管理实现便捷化、智慧化、精益化。”
党建引领 践行初心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每个月,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言都会从盂县电厂总承包项目部党员活动室传出。这是总承包项目部每月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
在中南院党委、工程总承包公司党支部的领导下,项目部成立了盂县电厂临时党支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由于当时正值春节假期,项目部大部分员工离岗休假,人手严重不足。盂县电厂临时党支部书记张枝洲顶住压力,带领驻守项目部的党员干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项目部吹响了复工复产的号角。此时,盂县电厂临时党支部带头冲锋,组织建立疫情防控沟通机制,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防控责任状,为盂县电厂项目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最终,项目部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了“疫情零感染,及时复工复产”的优质答卷。
此外,盂县电厂临时党支部还组织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自身素养,使项目部形成了以党员为中心的中坚力量,真正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执行董事)陈新军强调:“盂县电厂项目的圆满收官,是中南院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贯彻中国能建‘1466’战略的成功实践。中南院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践行‘致力能源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奋斗书写‘十四五’精彩开篇,用汗水描绘高质量发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