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及技术攻关团队调研在交城县供电公司试点应用的虚拟数字员工。结果表明,虚拟数字员工在低压居民合同文本生成、台区可开放容量计算、线路日线损统计3个场景工作效率较人工均有明显提升,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工作负担。
虚拟数字员工于3月18日试点应用,集成知识图谱、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模型,具有认知、理解、分析、对话能力,可通过人机交互完成识别、接触、通信、文本生成等任务,自动执行重复性业务流程。
应用结果显示,虚拟数字员工平均处理一份低压居民合同文本信息仅需15秒,比人工处理节省385秒,且目前已完成的1.8万份低压居民合同文本差错率为零。此外,以台区可开放容量计算为例,人工计算大约需要25分钟,虚拟数字员工只需要2分钟,完成交城县供电公司全部821个台区的计算工作只需3.42个工作日,效率提升91%。此外,人工统计每日线损数据用时30分钟,一周需要270分钟,而虚拟数字员工统计一周线损数据只需2分钟,效率提升99%。
据介绍,从2020年10月份起,山西电力信通公司在国网山西电力的指导下组建创新工作团队,围绕为基层服务和为基层减负开展技术攻关,用时4个月上线了虚拟数字员工。虚拟数字员工应用成熟后将在国网山西电力所属单位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