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的农村地区也能建设智能电网?在广西大石山区深处的河池市东兰县,101个智能台区等一批智能电网项目的建成,助推东兰广大人民群众从“用上电”迈向“用好电”。试运行半年来,东兰电网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从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5小时/次,台区故障发生率从37.6%下降至2.5%。日前,作为南方电网农村智能电网“标杆项目”的东兰农村智能电网项目通过验收。这意味着东兰革命老区农村电网迈进智能化时代。
东兰智能电网项目通过采集大数据深入分析,结合新技术运用,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马华斌 摄
广西东兰农村地区山高、域广、路险,供电设施大多分散安装在山里,供电线路长且延伸在深山老林,电力通讯信号差。一旦发生故障,供电人员需要翻山越岭查找,耗费大量人力、精力不说,更给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带来不便。
这也是广西农村电网现状。近年来,广西电网公司以打造农村智能电网标杆和行业扶贫示范县为目标,开展“安全可靠电网、精准高效运维、友好互动用电、绿色能源供应”的东兰农村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示范带动广西农村智能电网建设工作。
数据是智能电网的基础。项目创新在农村配电变压器安装传感设备、升级户表集中器等新装备,实现了重要节点温度、电气量以及用户信息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该模式基于现有设备实施软件升级,兼顾投入小、包容性、适用性好、经济性强等优势。所获取的农村配电网数据,也可以为后续农网大数据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配电网运维方案奠定基础。
深山里开展电力抢修,如何快速查找故障点是关键。广西电网公司深入分析东兰智能台区采集的大数据,从而精准识别故障问题,再结合低压调压器、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等新技术产品,制订故障快速处理方案,有效缩短了故障查找和处理时间。近半年,东兰电网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从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5小时/次,故障隔离时间从4.2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分钟/次。
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能建广西电力设计院等专家组成的项目验收组认为,东兰智能电网项目构建了集运行、监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应用系统,覆盖电网规划、建设、运维、营销、用电、调度各环节,支撑电网智慧运营,可实现配电网及其服务的可观可测,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智能电网建设经验,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有较大的需求和市场前景,对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累计完成东兰电网投资9.21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东兰电网,并在农网改造基础上又探索建设了东兰农村智能电网,大幅提高东兰供电可靠性,让东兰老区群众用上了放心电、致富电,为东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