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动态 » 正文

“黄金人”贺禹退休,“老中核”杨长利接棒

日期:2020-07-24    来源:核电那些事  作者:老毕 101

国际电力网

2020
07/24
11: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大亚湾核电站 中国广核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

相信关于大一统的话题,会是这次人事调整的第一问

黄金人 贺禹

相信未来对于杨长利董事长和大一统的话题,还会有很多很多的版面。

所以第一章版面,留给贺禹。

算是小编作为向第一代核电黄金人的致敬。

63周岁的贺禹,退休延迟了四个月,算起来,贺禹已经在中广核集团内工作了34年。

1978年,广东经济居于中下,工厂每每“开四停三”,历史拷问之下,家国情势波涌湍急。

同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王全国随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1982年12月,国务院批准采用法国核电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1985年1月18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合同签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家决定从华北电力管理局抽调1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29岁的贺禹成为了候选人。打破工人生活的安稳,核电事业从此密不可分。

语言测试、核电专业考试,高淘汰率下“存活”的贺禹,在一年后踏上飞往法国的航班,面临的却是加倍残酷的考验。

抵达法国之后,贺禹开启“影子培训”的持久战,像影子一样在师傅身边见学。追求学习效率的他,同时成为2到3个师傅如影随形的学徒,高强度的付出,换得知识的牢固。贺禹负重前行,肩上的责任化为悬梁的决意,一路无往迈进。

一年培训期结束,贺禹和同事们全部拿到高级操纵员资格证。核电人肩负国家使命,通过200多次考试的洗礼,光荣回国。

随后,贺禹先后任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核电)生产部运行处副值长、运行工程师、处长、大亚湾核电厂厂长等职务。

2001年,贺禹先后任广东核电副总经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广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05年,贺禹担任中广核集团总经理;2010年起升任中广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2018年7月起,任中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其任内,中广核新能源占比超过50%,成功投资英国核电项目,中广核电力完成A+H上市,中广核矿业和中广核新能源陆续在港上市,阳江六胞胎齐齐并网,台山变成EPR全球首堆,有很多亮眼的成绩。

同时也经历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困境:集团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等...

虽然很想,但相信我没办法对一位核电老兵做出总结性的评价。

唯有祝福。

老中核 杨长利

杨长利1964年3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是一名老中核人。

1989年,他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后,便进入中核集团,在中核集团工作30年。

来看下简历:

1996.06-1997.1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1997.10-1998.09 国营四〇五厂副厂长

1998.09-1999.06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

1999.06-2002.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

2002.07-2006.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2006.07-2018.0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8.07-2020.0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20.01 至今 中国广核集团总经理

在中核任职期间,杨长利主管分管核燃料循环的相关单位,也曾分管过集团的安全、质量、科研等工作。

今年1月,杨长利从中核集团调任至中广核集团,接任张善明成为中广核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杨长利也是首位从中核集团直接调任中广核集团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的高层管理者。

此前中广核的历任高层管理者,除2002年至2005年的董事长王禹民是由原国家电力公司副总赴任、出自电力系统之外,其余均从80年代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时期就在广核任职。

恰恰是这个“老中核”的身份标签,所以此次任命后,两核是否会合并的说法不绝于耳。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此次任命,中广核集团总经理暂时空缺,将来会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中核输出的是干部还是版图

从左往右:俞培根 祖斌 卢洪早 张涛

除了杨长利,中核集团去年、今年还分别向国家电投、华能集团和东方电气输出了几位高级管理人员:

原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任东方电气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祖斌调任国家电投董事、党组副书记;

中国核电总经理张涛调任华能任总经理助理;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委员会书记卢洪早调任国家核电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国核工程)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党委书记。

伴随着这样的干部调动,核电“大一统”话题一直被热议。那么,核电离“大一统”还有多远呢?

个人观点:合并重组式的“大一统”未必实现,但是精神层面的“大一统”势在必行。

拆分重组式“大一统”的几种可能性见此前的一次分析:链接以前的文章。

为什么核电不必非得搞合并重组式的“大一统”呢?

首先,央企的合并重组大的浪潮已过,目前的中核集团和国家电投也都是已经重组后的企业了。

其次,重组是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规模效应,这是当初推动央企重组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由头。而其他央企需要通过合并重组来解决的问题,在核电领域并不那么严重。

央企合并重组,对外有利于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对内可以有效减少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也方便国家层面的规划和管理。

再一个,电力集团的合并重组,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解决煤价和电价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电力市场改革等深层次的原因,挺复杂,这里不展开(也是限于能力不足)。

而核电产业链比较独立和封闭,体量和规模也实在谈不上大,应该没有太给管理层“添堵”。

要说存在核电路线之争,我认为这个路线不是企业能决定的;

要说国际市场无序竞争,等真正打开了国际市场再说;

以国内核电发展节奏(一年也批不了几个项目),以核电项目审批层级(国务院起步),个人认为核电行业还是很稳的,不乱(内耗也是真的)。

精神层面的“大一统”

为什么说精神,没说文化。

因为狭义的讲,文化是行为方式,而精神是思维方式。私以为,行业精神的统一,这是比合并重组更重要的东西,也是中核集团可以输出高层次干部的原因之一。

核电行业讲核安全文化,而在中核集团,更多时候讲得是核工业精神,即: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简称“四个一切” ,这是中国核工业50年历史的高度浓缩,是核工业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核工业人经过两次艰苦创业,成功研制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改写了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发展了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三大产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核工业精神是有积淀、有传承的,而中核集团,则是主要载体,中核集团的干部受核工业精神熏陶和浸染要更多一些,而能够践行核工业精神的人,核安全文化应该就是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了。

所以,与其说中核集团向外输出干部,不如说是在向外输出核工业精神。目前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也有过中核集团工作经历的(2012.05—2018.01,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回到小标题。正是因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核电行业要实现稳妥发展,很有必要用核工业精神重申一下核电的“核”属性。

精神层面的“大一统”实现了,企业实体的合并重组也就是顺水推舟而已。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