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不断,梅雨季节导致上中下游均遭受了长时间的降雨侵袭。7月4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后,5日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为三级。
6月强降雨相对集中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支流首先出现洪水,7月2日,2020年长江1号洪水形成,与往年相比属于正常时间范围。7月以来,长江梅雨带未见消退,降雨量持续,导致长江干流水位不断提升,长江水利委员会4日举行的会商会指出,当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及两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出口控制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偏高约0.8—2.3米,并维持持续上涨态势,湖北监利以下河段陆续将超过警戒水位,长江中下游部分站点水位甚至超保证水位。在此简单科普一下各个水位的含义。
设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已经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防守。此时,堤防管理单位由日常的管理工作进入防汛阶段,开始组织人员进行巡堤查险,并对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落实。设防水位是由防汛部门根据历史资料和堤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警戒水位是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堤防质量、保护重点以及历年险情分析制定的。到达该水位时,防汛工作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密切注意水情、工情、险情的发展变化,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增加巡堤查险次数,开始日夜巡查,并组织防汛队伍上堤防汛,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的准备。
保证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当水位达到或接近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防临水时间已长,堤身土体可能达饱和状态,随时都有出险的可能。这时,防汛部门要密切巡查,全力以赴,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护堤防安全,并对于可能超过保证水位的抢护工作也要做好积极准备。保证水位的拟定是根据堤防规划设计和河流曾经出现的最高水位为依据,考虑上下游关系、干支流关系以及保护区的重要性制定的,并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简单来说,水位达到设防水位时,开始进入防汛阶段,有所警觉;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汛情有所恶化,可能会出现险情;水位进一步上升至保证水位时,防汛进入全面紧急状态,堤坝已经满负荷,形势严峻。设防水位<警戒水位<保证水位。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形势严峻,导致长江水利委员会要求三峡水库减小出库流量,同时上游梯级水库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和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同步加大拦蓄力度。在近期发布的《水电专题》中提到过,梯级水电站的建成可以形成联合调度机制,当下游出现洪灾时,上游水电站可以层层拦蓄洪水,减轻下游的压力。上游出库流量的削减将一定程度影响整体水电发电效率,但需要明确的是,在当前雨水较大,入库流量高位的情况下,即使出库流量有所控制,整体的发电绝对值依然偏高。从近几天的数据来看,上游溪洛渡出库流量较前期7000立方米/秒降至6000-6500方米/秒左右,向家坝从前期9000方米/秒降至5500方米/秒左右,但仍处于同期较高水平。近期三峡水电站入库流量同比去年增幅70-80%,出库流量同比去年增幅100%左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蓄水量同比增幅8.8%,日发电量超5亿千瓦时,基本接近5.4亿千瓦时的满发水平。
滚滚长江水已经成为滚滚洪水,水电出力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压制了6月以来长江流域以及华东及周边地区的居民避暑用电需求。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7月居民用电比6月增加150亿千瓦时左右,而7月水电相比6月增加230亿千瓦时左右,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水电的增量可以有效覆盖居民用电的增量。而从7月上半月的情况来看,长江流域以及华东附近的水电替代明显强于近两年平均水平。
今年7月6日小暑,7月16日初伏,但从上旬的气温来看,高温仍然暂居华南,华东持续处于30℃以下。同时长江流域的降水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但至中旬依然处于相对偏多的状态。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测,预计7月,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浙江大部、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气温偏高1~2摄氏度。降水方面,预计7月,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四川东北部、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偏多2~5成。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江西中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偏少2~5成。预计7月,可能有1~2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7月中下旬。
因此,降水持续叠加水电出力高位,预计到7月中旬沿海地区火电耗煤将呈现缓慢回升的状态,但整体相对偏弱。值得关注的是,一旦梅雨季时间拉长,有可能将高温天气后移,从而导致旺季的小幅错配。夏季天气情况变化较大,无论是降水还是气温都将对工业以及居民用电产生较大影响。今年的天气形势相对复杂,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