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发挥重点电网工程在优化投资结构、清洁能源消纳、电力精准扶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包括白鹤滩—江苏
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
白鹤滩工程”)在内的一批输变电重点工程规划建设。白鹤滩工程作为世界首次采用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技术的工程,创新多、难度大,在前期工作阶段需要加大技术方案研究深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简称“国网公司”)提出加强白鹤滩工程预可研深度,并将该工程作为首个可研和设计一体化招标的特高压试点工程。
作为国网公司电网规划和工程设计技术归口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简称“国网经研院”)积极发挥电网发展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统筹专家技术力量,牵头开展白鹤滩工程预可研、可研工作。该院通过加强白鹤滩工程预可研深度,牵头攻关直流技术方案可行性研究难题,通过内审把关可研成果,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对可研和设计的相关要求。
开拓进取提出预可研工作深度新要求
国网经研院为满足可研和设计一体化招标需要,结合白鹤滩工程创新特点,加强了预可研阶段的工作深度。一是加深输电方案论证,超前开展了直流技术方案和设备参数初步研究以及各种故障下的直流控制保护措施研究,保证了输电方案基本可行,为确定可研和设计一体化招标工程方案和规模奠定了基础。二是开展多个接入系统方案比选,考虑各类影响因素,送、受端提出多个系统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超前分析对送受端系统的影响。三是新增无功配置计算,对推荐方案进行无功配置计算,为工程建设规模估算和换流站本体设计提供依据。在总结白鹤滩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国网经研院提出《输变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规范后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预可研工作深度要求。
深入研究攻克直流技术方案可研难题
白鹤滩工程受端首次采用混合级联多端直流技术方案,世界上尚无可参考的建成工程,给工程可研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为满足工程可研系统方案、变电工程、总平面布置等研究需要,必须尽快做实直流技术方案。国网经研院牵头做好顶层设计,重点围绕工程受端创新特点,提出总体研究思路,细化分解需要落实的直流技术方案关键点,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攻关团队,设置专题研究。该院改变以往成套设计专业在后续初步设计阶段介 入的惯例,打通可研和初步设计的壁垒,提前开展主回路参数、直流设备参数、直流控制保护措施等研究。从受端安全稳定水平、直流功能、动态特性、建设规模、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可选的直流技术路线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了采用混合级联多端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为推进工程可研进度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输入条件。
加强协作构建支撑可研设计一体化工作体系
为保障如期高质量完成可研工作,国网经研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制定了多项可研工作制度,一是每周以电话例会和周报的形式进行各专业交流,控制关键时间节点,协调不同专业、不同区段间的工作关系;二是对工程重大技术专题和可研报告进行集中编写;三是依据设计进展情况不定期组织召开设计协调会,对重要可研技术方案以及工程设计疑难问题、突发事件进行讨论。
国网经研院充分考虑工程的特殊性,确定主要技术原则和方案,以研究直流技术方案优势为重点,提出工程可研总体思路,明确设计单位、科研专题承担单位任务分工,多角度、多方案对工程技术方案优势进行了全面研究。各专业有效衔接,分步、分项及时确定直流技术方案、送受端接入系统方案、整体路径方案、总平面布置、气象条件、导地线选型等主要技术原则,确保技术原则和方案一步到位。
严格把关发挥可研内审把关作用
国网经研院于2018年9月中旬对工程进行了内部评审,以做深做透为目标,对工程各专业内容深度、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把关。一是把关送端白鹤滩两回外送直流接入方案对送端电力汇集的近远期适应性,提出亟需明确的受端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关键问题;二是重点围绕工程受端混合级联多端方案技术可行性和创新性,提出细化直流典型故障、运行方式、设备制造、经济性计算依据等要求,深化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比选;三是综合考虑送受端换流站选址位置,以减少征地、占塘为目标,提出需要优化送端总平面布置方案,细化受端站址近区交流线路迁改方案等;四是考虑白鹤滩工程线路走廊地形条件复杂,通过评审统一了风速、污秽等边界条件,提出大跨越方案优化方向。
在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阶段,推动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与高效消纳,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必须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下一步,国网经研院将继续以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继续做实、做细、做准预可研,实现可研和设计有效衔接,严格把关可研内部评审,确保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为新时代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