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福建平潭海峡散货码头岸电项目、平潭澳前渔港码头岸电项目顺利竣工,推进码头港口“油改电”,改善环境质量,提高港口发展竞争力。2018年,福建实现
港口岸电全覆盖沿海所有市、县,即沿海各市、县都至少建有一套
港口岸电系统。
港口岸电技术,是指由岸上电源代替使用燃油的船舶辅机,满足船舶甲板机械、机舱、风机、照明、空调、炊具等设备在港停泊期间所有用电的一种港区大气污染控制方式。以岸上电网供电代替传统的自备燃油发电机供电,既是节能减排、噪音抑制的有力措施,也能大大节约运营成本,提高港口能效和环境质量。
以往船舶在港口靠泊装卸货物时,都是依靠自身配备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也因此船舶污染成为我国沿海、沿江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
2015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明确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为推进港口岸电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国网
福建电力积极对接福建省交通厅、能源局监管机构、港口管理部门及港口企业,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促成政府主导推进岸电建设,沿海六个地市政府均出台港口岸电建设与使用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各地市政府建设平潭国际旅游岛、湄洲妈祖朝圣岛、厦门鼓浪屿“世界遗产”等为契机,将港口岸电作为重要环节,写入政府规划或相关文件,明确工作任务,服务生态发展。
国网福建电力积极与港口方、设备生产企业密切合作,开辟船舶岸电项目绿色通道,优化业务受理、供电方案审批、验收、送电等环节,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运;组织地市公司营销人员与设备厂商人员组成团队,强化项目建成后设备运维服务,协助开展连船接电业务,有效提升岸电设备使用率。
2016年12月14日,在国网福建电力的推动下,一套容量3000千瓦的船舶高压岸电系统建成,福建省首个高压船舶岸电示范项目在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正式投运。这是国内首个全电动、零排放、全自动的现代化码头。该项目每年可实现替代电量150万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300吨,减排二氧化碳951吨、硫化物和氮氧化物4.8吨。
基于试点项目的成功经验,国网福建电力以国网公司“两纵一横”港口岸电建设项目为依托,还完成了福建沿海市、县11个主要岸电项目建设协议的签订。
2017年,国网福建电力建成高、低压岸电系统18套,并带动社会资本建成岸电系统17套,实现六大港口岸电“全覆盖”;2018年,继续投资并推动社会资本建设岸电系统15套,并成功推动宁德宁连港口、福州罗源湾、厦门海润、游轮码头等客户自建项目,福建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沿海所有市、县。
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致力于服务福建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港口岸电、空港陆电、农村电气化等领域为重点引领,“海、陆、空”全方位推进电能替代,推动节能减排,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的消费比重。今年1~11月,该公司实施电能替代项目1930个,累计完成替代电量8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09%,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43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