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弹指一瞬间,河北
兴泰发电公司由最初的装机9万千瓦中温中压机组升级到129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员工由几十人到现在的2000人,累计发电量2500亿千瓦时,累计实现利税53亿元,连续安全生产6400天,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这种巨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从“穷棒子”到百万电厂点亮千家万户
兴泰发电公司的前身是“151”电厂,上世纪60年代中期,缺电严重制约了河北邢台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建设一座大型
火力发电厂迫在眉睫。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1969年11月5日,水利电力部军管会下发文件,要求华北电力设计院“速开展邢台电站设计工作”。1969年11月15日,华北电力设计院将邢台电站工程编号为“151工程”。同年12月,“151”工程指挥部成立。
1970年4月13日,“151电厂”破土动工,“全民大会战”让荒芜的土地顿时沸腾起来,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度匮乏、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的年代,当年的工程建设者们,硬是凭着一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穷棒子”精神,凭着一股子“拓荒牛”的犟劲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矗立起了时代的丰碑!1972年11月26日,一号机组正式投产。同年12月,以工程编号命名的“151电厂”正式更名为河北省邢台发电厂。1974年12月31日,三号机组投产发电,一、二期工程全面竣工。至此,一座总装机容量为9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拔地而起。
从1983年7月1日三期工程开工,到1992年10月5日五期工程完工,经过近10年的边扩建边生产,6台2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邢台发电厂也由原来的总装机容量9万千瓦,扩增为总装机容量129万千瓦。历经二次创业的邢台发电厂,以位居当时全国第六的骄人战绩,一举跨入全国百万发电厂行列。
“勇于担责、为国争光,团结拼搏、奉献开拓”的邢电精神和“严实快新、敢争一流”的邢电品格,促动全体职工一直致力技术攻关,坚持从严治电,保证“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重大缺陷连轴转”,使机组安全指标和能耗水平始终保持在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书写了“一年一台机,台台满出力”的传奇,创造了“国产20万机组窗口企业”的响亮品牌。1992年,邢台发电厂荣获国家能源部“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称号,成为河北南网首批达标企业,并为日后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技术培训和挖潜降耗活动的蓬勃开展,“创无渗漏活动”的强力推进,机组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大幅提升。邢台发电厂先后荣获“国家二级企业”“全国特大型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创无渗漏火电厂”等荣誉称号。冀南大地的这颗明珠,在点亮千家万户的同时,开始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从单一生产到热电联产、多元扩张
时代在变迁,企业在发展。上世纪末,国企改制风潮涌现,邢台发电厂也迎来了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变革。1998年6月29日,邢台发电厂正式改制为河北兴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随着电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兴泰公司单机容量小、获利能力差、人多负担重等诸多现实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严峻的挑战与考验,在河北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兴泰公司超前筹谋,走上了“以电为主、热电联产、多元扩张、持续发展”的快速发展之路。
2003年春,兴泰公司六期工程?(后为国泰热电联产项目)立项审核、项目设计等工作率先展开。7月19日,邢台国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正式成立,兴泰人开始了项目跑办与工程建设的漫漫征程。风餐露宿的锤炼、曲折历程的积淀、共同孕育出了兴泰不服输、不放弃的文化基因,诞生了“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难万险”的“三千”精神。2005年9月30日、2006年1月17日,在经历了前期的奔波跑办,经过了建设期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施工后,由兴泰公司负责筹建运作的国泰两台30万千瓦供热机组先后投产,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27天。当时公司区域总装机容量达到201万千瓦,一举成为当时河北南网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并从此改变了邢台市的传统取暖方式,牛城人民享受集中供暖带来的福利,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在寻求内部经营模式升级的同时,公司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天唯电力工程项目、隆尧热电项目、宣化热电、崇礼红花梁风电场等风电项目便是这一时期的开拓之作。2010年4月,承载着兴泰人梦想与希望的沙河电厂两台60万空冷机组开工典礼隆重举行。2013年3月30日,一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投产发电。伴随着强大的电流源源不断地汇入华北电网,公司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并从此奠定了“三公司两区域”的管理格局。
面对新的局面,公司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把建投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与公司实际有效结合,精心提炼并大力倡导以“崇尚责任、彰显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科学对标、理性赶超”的管理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管理体系,引导员工立责于心、担责于肩、尽责于行,构建“责任文化链”,打造“价值共同体”。公司明确以《2013-2015年三年滚动发展规划》为总纲领,制定了“强对标、促规范、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战略规划落实,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实力。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持续对标,找差距、补短板,公司各项指标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2016年,兴泰、国泰、沙河三公司利润总和突破9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公司步入了对标驱动、稳定发展的新轨道。
从压小上大到转型升级、绿色环保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坚持压小上大项目,并在设计之初,就植入了“指标先进、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技术一流”的火电示范项目目标,将生态绿色环保元素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机组采用直接空冷发电技术,年可减少用水1000多万吨;生产用水全部采用城市中水,烟气处理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同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和高效电袋除尘装置,设计符合国家“绿色发电厂”的环保标准。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60亿千瓦时,年可减少区域二氧化硫排放23575.1吨,减少烟尘排放4913.2吨,节约标煤15万吨。这也为沙河电厂顺利夺得“河北省第二届绿色企业”的荣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始终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在节能减排上做到极致。无论是七八十年代的灰场、烟尘治理,还是九十年代的“创无渗漏企业”;无论是“引朱济邢”配套实施,还是“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的完美应用,兴泰公司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实有力。2004年以来,公司先后进行了电除尘改造、煤场挡风挡尘墙建设,并对兴泰8号、9号机组实施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改造。改造后机组烟尘排放量减少50%,二氧化硫排放减少95%。2007年随着 “关停小火电机组第一爆”的实施,河北省火电机组“上大压小”的进程由此开启。2009年,兴泰公司成功跻身河北省“双三十”“减排优秀企业”。
2010年到2017年,公司继续咬定节能减排不放松,用于环保设施的升级改造投资已达5亿多元。2010年,实施了干除渣节能改造、炉脱硫节能改造等;2011年,投资1亿多元,首次在国内30万等级湿冷供热机组上应用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年节约标煤38750吨,实现了可再生清洁能源在集中供热领域的新突破;2017年,斥资3亿元完成了两台机组烟气脱硝改造、脱硫增容提效改造、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和汽封系统改造,使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同比降低70%以上,全年实现节能量1.75万吨标煤,供电煤耗率比2005年降低32.62g/kWh,各项指标均满足或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累计完成“十二五”期间政府下达节能量的257.41%。
公司通过优化日常运行方式、细化机组运行标准,加强脱硫系统管理、严格对标提效,确保了节能减排效果,为邢台市碧水蓝天做出突出贡献。国泰公司先后获得“河北省节能减排‘双三十’企业”“河北省第二届绿色企业”等荣誉称号。
48年来,该公司保质保量完成了十四个冬季供暖任务,先后为邢台、临城、巨鹿等15个扶贫点和援建村提供援助264.4万元,汶川大地震捐款170余万元,累计输出了1240多名生产骨干,有力支援了兄弟单位的建设发展。
48年,公司荣获过“国家二级企业”“全国特大型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优秀诚信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48年是一个起点,召唤着兴泰人踏上新的征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起点上,信心满怀的兴泰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引领、以浑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谱写着新的华章,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