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从青岛“新地标”——五四广场美轮美奂的“灯光秀”出发,沿海岸线一路向西,一座与城市亮化融为一体的清洁
智能电厂,正在霓虹的源头编织“彩练”,用洁净光源点亮美丽的夜空。
这里是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坐落在进出青岛市的要道上,不仅保障着青岛市22%的电力供应,也在城市入口秀出华电窗口企业的良好形象。
同时整装待发的,还有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公司的其他9个电厂,作为占山东省
火电统调机组容量31%的上合峰会保电主力企业,华电山东公司正以新动能、新智慧、新生态,抓住峰会机遇,向世界宾朋展示现代能源企业的精彩......
培育新动能 解好转型题
来到华电青岛公司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大型货车正在穿梭忙碌。这是山东省首批开工建设的燃气发电项目之一,两套F级(2台48万千瓦)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是目前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燃机项目,争取明年供热季投入运营
青岛是峰会城市,又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把华电青岛公司作为区域转型发展的“重地”,是华电山东公司新旧动能转换“答卷”的关键一题。
2017年初,在山东省启动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之时,华电山东公司便因势而动,积极顺应集团转型发展要求,坚持战略协同,制定《华电山东公司天然气发电十三五规划》,在2016年底华电青岛燃机核准的基础上,乘势推进章丘、龙口2台40万千瓦级燃机热电和东营分布式项目,实现了一年“三核准”。目前,华电山东公司是山东省核准燃机项目最多的企业,超前实现“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燃机战略布局。
优势并非与生俱来,华电山东公司也曾被电源单一带来的“成长的烦恼”深深困扰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苦于火电基数太大调整乏力,也没有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块头”太小难当大任,而是在新旧动能转换压力刚一显露之时,第一时间果敢调整,大胆向未来“下注”。积极顺应产业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把握国家加快去煤化、低碳化进程时机,加快发展燃机、分布式能源、风光电和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推进风光电互补开发,全力拓展供热市场,大步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
以县为单位对全省风光资源进行地毯式摸排,形成“开工投产一批、核准在建一批、拓展储备一批”的发展梯队,目前投产山东省首个风光同场项目——华电台儿庄风光同场发电项目等风电、光伏88.3万千瓦,在建及核准风光电项目75万千瓦,储备项目30万千瓦。在灵活分散的小容量项目上分毫必争,东营经开区等分布式项目陆续获得核准,菏泽东明等生物质发电项目扎实推进。2017年,华电山东公司电源项目新开工96万千瓦,核准225万千瓦,全部为清洁能源项目。
“青岛燃机建成后,可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满足民生供热需求、提升清洁能源供热占比,同时,我们将积极推进青岛邮轮母港海水尾水余热利用以及女姑口清洁能源供热产业园等项目,助力青岛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华电山东公司主动参与城市能源规划,为“峰会后”的青岛发展贡献了“华电智慧”。
涌动新智慧 突破新科技
青岛是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此次上合峰会,正是对其40年“开放芳华”的检阅。伴随城市发展一路走来,83岁的华电青岛公司,也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从一个举步维艰的老厂,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企业的转型。创新与智慧,恰是“从不惑到青春”的灵丹妙药。
华电青岛公司也像一个缩影,展示出华电山东公司的创新轨迹——每一步都大胆探索、勇于超越。
——高效火电时代,有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邹县发电厂,有全国首座三维数字化智能生态电厂、山东省首个以百万机组起步的“电港一体,风火并举”的大型能源项目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转型阶段,有华电青岛公司全国首台30万千瓦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改造,机组热效率从55%提高至96.3%,引领国内供热改造潮流,获“全球人居环境绿色技术范例”奖;
——提质增效时期,有风机汽电双驱动、锅炉深度降低烟温等新技术,对煤、油、水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大幅降低,“两低一高”能源供给水平全面提升。
进入数字时代,华电山东公司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颠覆了传统火电企业“大老粗”的旧印象。
“树立‘互联网+’创新思维,公司从智能巡检、精密点检、智能燃料管控到基建工程信息管理平台,自主开发的系统已获得5项国家应用软件著作权。”在华电莱州公司,看着精密点检系统的三维显示图,厂区500余套“天眼”采集的无死角监控画面,还有职工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年轻面孔,可以直观感受到被誉为业界“智慧电厂”标杆企业的活力。
在与民生联系最为紧密的供热上,我们可以真切体验到华电山东公司最新技术的便捷。“只要输入需要的供热温度,就能实现个性化的供热效果。”2017年冬,华电潍坊公司“智能化”供热,让鸢都感受“中国华电 度度关爱”的别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