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已经迈入“十三五”规划中的第二个年头,电力系统在互联、整合和效率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拥有巨大的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力市场改革正在快步前进。
自2016年12月以来,中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智慧能源、多能互补和配电网相关试点项目。这些项目旨在改善各种发电技术之间的连通性,鼓励综合能源规划,加强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自我平衡能力,促进对电网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资,尝试更自由化的市场交易机制,以及在供过于求的电力市场中探索新的投资领域。
本研究报告将重点关注项目设计信息披露最为完善的可再生能源微电网项目。现阶段,微电网涉及从能源供应到需求侧服务的多个环节的业务,这在所有试点项目中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会在文章最后介绍其他试点项目,并分析它们和新能源微电网项目的共通和差异所在。
政策制定者希望这些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试点的开发商可以建立自主经营的商业模式,不依赖政府提供额外补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通过降低容量费用、降低利息和开发成本、允许提供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等方式,提高项目回报率。但是,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需要外部大电网的配合,目前在大部分地区仍然不具备条件。
这种多能源、多环节的业务模式涉及多个行业,也自然被多个行业的公司青睐,试点申报单位的背景非常多样化。我们认为,获得稳定、廉价的天然气供应,是大部分涉及冷热电三联供机组项目收益率的关键,燃气公司在这方面更有优势。相反,从技术成本角度而言,不同背景开发商来建造光伏和储能,成本差异可能不如天然气大。从客户获取成本角度而言,目前非常多的试点项目开发主体都依赖于自身所在的园区。未来,如果这些试点模式被成功论证,具备大规模复制的条件,如何获取新客户将成为最主要的挑战之一。
在目前的监管周期之中,配电网资产的回报率可能并不诱人,但其垄断属性可以帮助配网投资方(包括微电网投资方)在其服务区内占据优势地位,显著降低打入上游(能源供应)或下游(售电和综合服务)业务的难度。因此,配电网是中国电力行业里各种主体的战略投资标的。
一组数据
14%
工业园区用电量在全国总用电量中的比例
55个
全国28个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试点项目中,单个微电网系统的数量
33亿美元
全国首批28个可再生能源微电网试点项目的总投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