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用电指数折射经济发展步伐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与全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全社会用电量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年经济增长情况和趋势。2010至2016年,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与GDP增速趋势保持一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整年社会用电量增长14.7%,为历史最高值,2016年用电增长已不足4%。(人民网)虽然根据社会用电量可以判断经济增长的大体走势,但实际结果会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1.产业结构与特性的不同会使产值出现差异,比如第三产业和重工业单位用电的产品附加值完全不同;2.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类型产品,其出厂价的差距会使单位用电量对应的产值出现不同;3.同一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型号,随着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单位产值电耗量也会发生变化。
电力产业结构紧密现阶段国内燃煤发电仍然是主流,同时受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比等环保指标约束,火电的市场占比已从2010年的80%左右降至2016年的65%,未来仍将保持不断降低的趋势。
天然气发电近年来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1.国内核心设备制造技术仍有提升空间;2.造价、维护费用以及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3.发电气源、电力系统现以及用户端的设备体系匹配度有待提高。
核电在全球去核化的大背景下,仍在国内保持近4%的发电量。由于风险较大,且受到上层宏观决策的影响,预计其在短期内将维持现有水平。水电虽然开发难度较高,但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仍然是值得期待的方向。另外,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煤电联姻寻转型近几年,能源行业开始重点解决煤电产能过剩问题,不断改善电力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期神华与国电合并重组,标志着电力与煤炭行业进入整合的新时期。专家表示,虽然火力发电比例逐步下降,但短期内仍将占有较大份额。由于煤炭价格涨落对火电企业的效益有直接影响,煤电联姻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建立风险对冲机制,也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这种尝试能够提升煤电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但如何进一步完善体系架构,以适应市场环境,仍需要大量内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