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水力发电 » 正文

斯里兰卡“南水北调”书写“新丝路”友谊传承

日期:2016-03-07    来源:海外网

国际电力网

2016
03/07
14:0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斯里兰卡 水利枢纽



M坝项目鸟瞰(中国电建供图)

2015年1月26日,斯里兰卡新任总统西里塞纳(右三)冒雨视察M坝项目s.jpg

2015年1月26日,斯里兰卡新任总统西里塞纳(右三)冒雨视察M坝项目。(中国电建供图)

伴随着悠扬的诵经声和欢快的鼓点声,总统西里塞纳先生亲手将象征纪念、祈福的吉祥物,缓缓放入奠基石盒之中。这是发生在斯里兰卡莫罗嘎·哈勘达首部水库项目(以下简称M坝)粘土心墙堆石坝奠基仪式上的一幕。

自2015年元月上任以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已3次亲临M坝水库工程施工现场视察。他表示,这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工程项目,“将为岛国蔬菜种植基地提供持续水源,并使千万斯里兰卡民众受益”。

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十四局承建的M坝水库工程,是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水利枢纽工程,集灌溉、给水和发电于一体,从南到北贯斯里兰卡岛国。其库容为6亿立方米,发电能力为25兆瓦,利用较大库容把雨季的贮水调节到旱季使用,把中部的水源调节到北部使用,恰似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变斯里兰卡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对缓解民众生产生活用水、改善电力供应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建起斯里兰卡“南水北调”

M坝水库位于热带雨林海洋季风气候影响区域,气候酷热,植被茂密,缺水少电,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乘凉基本靠风,通讯基本靠吼”。2012年8月,曾在国内参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电十四局,开启了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M坝水库施工的历程。

面对艰苦的施工环境,项目经理李世中说:“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捡石铺路、手工作业,硬生生地铺出了一条牢实的进场道路;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国内设备物资的转运,为工程开工创造了条件。无论是在高温达50℃的旱季,还是在暴雨随时倾盆而至的夏季,项目团队从早上八点施工到下午五点,晚上从八点施工到早上五点,在印度洋的季风中为建设斯里兰卡的“南水北调”饱经砺炼。

皮肤晒得又黑又亮的工程部主任李阿刚,是云南丽江纳西族人。他在斯里兰卡已经工作了9个年头,这是他参与施工的第四个项目。“工程完工后,平均年发电量预计达到约80千兆瓦。除满足本地区用电外,还将输送到斯里兰卡的其它地区,助推当地社会的经济腾飞梦。”他介绍说。

2012年11月19日,M坝1号副坝坝基动工开挖,主体工程正式施工;2013年11月,1号副坝开始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体浇筑;2015年3月9日,M坝工程成功截流。

对中国电建在斯里兰卡水库项目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多次表示肯定与感谢。他对中国政府为水库项目给予的资金支持,和中国电建的工程施工感到满意。

目前,水电十四局在斯里兰卡共签约工程项目8个,其中完工项目2个,在建项目4个,待开工项目2个。他们将利用当地市场优势,谋求发展新机遇,沿着“一带一路”持续奔跑。

改变“靠天吃饭”农业现状

M坝水库工程动工兴建的背景,是斯里兰卡特殊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这个热带岛国一方面雨水丰沛,年降雨量达到3000毫米,另一方面水资源又严重缺乏,时常出现极端干旱。受海洋季风影响,其降雨量存在地区和时间上的不均衡,南部降雨量大、北部降雨量少,雨季降雨量大、旱季降雨量小。而农业是斯里兰卡的主导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70%,但其农业发展长期“靠天吃饭”。

据了解,曾有多国水利专家来此考察,但因自然条件复杂、工程施工艰难,最终选择了放弃。如今,M坝工程在斯里兰卡中部省东北部的安班河上拔地而起,由粘土心墙堆石主坝、1号RCC混凝土副坝、发电厂房、输电线路、施工导流结构等建筑物构成。斯里兰卡农业“靠天吃饭”的现状将由此结束,农业种植的精细化耕作水平提升成为可能。

29岁的达奴西葛是项目部聘用的当地员工,每天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和环保巡视、检查。M坝将造就斯里兰卡最大的水电站,水库会淹没达奴西葛从小熟悉的地貌,但会使他的家乡从此不再遭受洪涝、干旱以及缺电等威胁。达奴西葛说,当地人并不畏惧改变,斯里兰卡山区雨季经常出现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坝将发挥调节水量的作用,减少居民面对的自然威胁。

另一位当地员工伊莎拉说:“以后有了水库,这条河的水量就得到控制,再不会有时干枯有时洪水。大坝本身还可以成为一个旅游项目,到时能源和运输条件都会得到极大改善,能让我们家乡丰富的物产销往全国。”

“新丝路”上友谊传承

在M坝建设之前,碾压混凝土坝在斯里兰卡还是一个新鲜词汇,斯方想从这个项目学到碾压混凝土坝乃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在工程建设中,水电十四局实施“属地化”管理,把工作机会带到了当地民众的家门口,手把手培养当地技术工人。

伊莎拉“一点都不觉得身边的中国同事是外国人”,她一家人都在M坝项目找到了工作。她是文秘,爸爸是司机,而弟弟则在工地上干活。

达奴西葛与妻子是在中国电建工作时相识、相爱并走进婚姻殿堂的。现在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他说,中国电建见证了他的爱情,也给予了他生活的技能。只要“中国电建”在斯里兰卡建设工程,他就会一直追随下去。

早在1600多年前,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就远涉重洋来到斯里兰卡研习佛经,开辟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如今,项目部员工秉承“互相尊重、互利互惠”原则,发扬“丝路精神”,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回馈当地社会。他们不仅是工程建设者,更是友谊传承者。

每逢斯里兰卡新年、圣诞节等重要节日,项目部都会上门拜访当地政府和社区。2013年4月,项目部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斯里兰卡新年庆祝活动”,与库区居民开展排球、拔河、跑步等文体活动。2015年3月9日,M坝主坝截流,项目部尊重当地的民情风俗,邀请高僧进行颂经祈福。

这些互动为M坝水库的建设提供了和谐的环境。如今,每逢施工车辆路过,路边民众都会扬手致意。

像达奴西葛、伊莎拉一样身穿中国电建工作服,工作在M坝项目部的斯里兰卡人已有上千人。他们享受着中斯友好合作的成果,改变了世代务农的人生命运,共同创造并见证着家乡的深刻变化。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