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的项目建设和调试,华能长兴电厂2×660兆瓦机组储煤技术采用封闭集束蜂窝形煤仓(简称方仓)今年7月份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项目顺利落地,意味着长兴电厂长达一年的煤炭供应特殊模式告一段落。
协调管理是原动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14年9月15日晚8时,长兴电厂安排浮山湾海轮在黄骅港装载的20531吨神混#2煤炭顺利到达华能太仓港码头中转接卸,9月25日兴能003和兴一0053两条内河船舶装载1626吨煤炭经历46小时,安全运输到电厂码头,为电厂机组调试用煤做好准备。长兴电厂新建机组一条特殊的煤炭供应“生命线”正式启用。
长兴电厂属海运转河运电厂,运输环节多且复杂。公司明确燃料保供作为当前燃料工作的第一要务,按照燃料部月度计划做好运输协调工作,落实运力到太仓港,优化调度方式,为长兴电厂提供信息。
太仓港针对长兴电厂燃料中转特点,结合目前长兴电厂方仓滞后的情况,暂时代行长兴电厂“煤场”功能,制定细化的中转服务方案,与电厂密切配合,创新中转管理服务模式。江苏分公司及华能太仓港领导在长兴电厂就中转相关事宜与厂领导进行磋商,进一步细化代行长兴电厂“煤场”功能的中转方案。
同时,长兴电厂组织承运单位到华能太仓港调研,现场查看码头卸煤设备、中转条件、场地安排、计量设备等,并与太仓港就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为9月份煤炭中转做好准备。
安全管理是保障力
2014年11月30日凌晨,市场部办公室的灯依然明亮,市场部助理卜慧强布满血丝的双眼不时注视着手机屏幕,等待着海事部门放行的消息。
时间定格在三天前:由于第一次千吨级内河航运全部开启长江航线,部分运输船只缺少试航证,太仓海事迟迟不给签证放行,推迟了出港的时间。加上长江航线因大风封航,已装载3万吨煤炭全部滞留在各航道区域内。码头煤量最低降到0.3万吨的危急状态。长电人开展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不分白天黑夜了解航道通行信息,连续几天往返于海事、航运和港口协调通航事宜,积极争取缩短煤船到厂的时间。面对长电人的执着,海事部门承诺保障重点物资优先通行。12月3日上午,滞留船只逐渐恢复航行,电厂机组用煤及时得到供应,一场意外终于化险为夷。
经历这次有惊无险的事故,长电人意识到,供煤系统就是电厂的“生命通道”,电煤的供应线就是电厂的“生命线”,必须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燃煤保供的安全性。
长兴电厂新机组运行以性能试验为主,尤其是校核试验对煤种有特定的要求。试验时间的不确定性给燃煤的采购和供应增加了难度。长兴电厂发挥华能太仓港的存储优势,安排校核试验煤炭3万吨分批次到厂,既保证燃煤连续、均衡进厂,又尽可能减少了煤船滞期。2015年上半年,由于应对措施及时有力,顺利完成“灿鸿”、“莲花”台风期间燃煤保供任务。
精细管理是推动力
作为华能首家60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在技术革新以求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的发展困难。一边要安全保供,一边要减少内河滞期的产生;一边要利用太仓中转港储煤优势,一边要合理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完成全年各项燃煤采购经济指标。
长电人摸着石头下河,制定《华能长兴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方仓未投运前燃煤供应保障预案》,保证电厂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发生缺煤停机事故。同时,电厂码头持续保持合理库存,单机组运行期间2万吨、双机组运行期间5万吨,太仓港至电厂码头来往途中船舶,满载和空载运力能够满足机组耗用的需要。
通过对太仓港-长兴内河航道全程近44小时的跟船调研,对比分析装、卸港电子秤误差,加强分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电厂还与承运单位沟通,按内河运输的特点,对春节期间船舶滞留在电厂煤码头全部免除滞期费。
通过精心梳理及调运,长兴电厂克服了机组调试不确定性以及因太仓港天气变化、内河航道异常等原因,造成码头安全储煤风险增加的困难,2015年1~8月份仅发生内河运输滞期费26万元。
如今,走进华能长兴电厂,方仓这幢凝聚了长电人心血和智慧的现代化建筑赫然矗立在我们眼前。作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全封闭储煤模式,它具有精确配煤率和高效燃煤性等特性。通过这一项目的建成,华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长兴电厂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