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基地主控室,操控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操作记录都有档可查。南方日报记者 吴伟洪 摄
镜头回放
2010年9月5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主控室里,总书记与技术人员一一握手,深情寄望中广核“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建设进度,尤其要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努力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回想起当年情景,当时就在岭澳核电二期1号机组主控室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设计院院长黄学清依然心潮澎湃:当年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科技创新”、“安全第一”这两道题,如今中广核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作为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在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岭澳核电二期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实现我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主建设的重大突破。
黄学清以一组数字变化展现中国核电的自主创新之路:从大亚湾核电站的1%,到岭澳核电一期的30%,到岭澳核电二期的75%,再到在建阳江核电站的85%,国产化比例不断提升。
来到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主控室里,大屏幕上实时记录机组运行各个关键环节的重要数据,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数据。
“在我们心中,核安全就是至高无上的‘基本法’。”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运行处副处长张锦浙介绍,要走上主控室操纵员这个岗位,至少经过10年历练、多场大考,包括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大考,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能上岗。在主控室的文件柜中,操控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操作记录都有档可查。
在一道道安全防线中,大亚湾核电基地机组安全运行业绩一直保持在“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去年基地6台机组全年实现“6个零”(无非计划自动停堆),与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ANO)9项关键业绩指标比对,大亚湾核电基地5台机组共28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岭澳核电二期2号机组因投入商运时间不足一年,不在统计之列)。其中大亚湾核电1号机组9项指标全部达到世界先进值。
优秀的业绩背后是中广核对“技术创新”和“安全第一”的不懈追求。中广核集团科技研发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杨玉中介绍,在岭澳核电站二期CPR1000自主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中广核集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ACPR1000+,进行了50多项技术革新,充分吸收了包括福岛核事故在内的经验反馈,综合考虑抗震、失电、水淹、海啸等超设计基准事件,重点在安全性与成熟性等方面进行多项创新。按照计划,ACPR1000+研发工作将于明年全面完成,并在广西防城港项目中运用。
作为我国最大的在运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核电装机容量占了全国半壁江山,基地上网电量去年首次超过400亿千瓦时,约相当于广东全省用电量的10%,深圳市用电量的63%。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环境效益也开始显现。有专家算了一笔账,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15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0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30万公项的森林,珠三角少用了1222万辆机动车!
核电自主创新是怎样炼成的
从大亚湾到岭澳一期再到岭澳二期,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一条从消化、吸收到创新的中国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的“国产路线图”清晰可见。
从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引进”起步,到岭澳核电一期采取“翻版+改进”的建设策略,到岭澳核电二期建设中形成了我国首个自主品牌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技术方案CPR1000.中国大亚湾核电基地实现了中国核电技术“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中国核电跨越式自主发展之路。
如今,中广核自主品牌CPR1000机组已在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等核电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核电的批量化、规模化发展。
创新、专业已成为中广核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去年,中广核科技投入、研发经费分别为12.6亿元、7.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5%和2.5%。首个核电领导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五个国家能源核电研发中心就设在中广核,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