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科技部网站报道,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21:15,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卡达拉舍(Cadarache)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当国际组织总干事池田要先生和第一副总干事郝特康普博士揭下“ITER国际组织”牌匾上的绸布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同一时刻,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各方的高层代表通过视频在各自国家参与了ITER国际组织举行的成立仪式。中国分会场设在合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主控室,科技部基础司彭以祺副巡视员、ITER办公室罗德隆同志等与国内有关专家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大家纷纷举杯同贺。在此之前,ITER组织还举行了ITER技术负责人第15次会议。
2006年11月21日,我国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建立国际聚变能组织的协定》和《联合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聚变能组织特权和豁免协定》。今年8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第29次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上述两个协定。
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经费投入最多、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国际科学工程之一,它吸引了世界主要国家的顶尖科学家。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影响人类能否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参与ITER计划不仅使我国在核聚变能研究方面进入世界最前沿,为我国自主地开展核聚变示范电站开发清洁高效的能源的研发奠定基础,也将推动我国核聚变科技整体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