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成都热电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郊沙河畔,曾是成都地区主要的电能、热能供应基地和重要电源支撑点。始建于1953年,1955年5月装机容量5000千瓦的1号机组并网发电,之后单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高温高压供热机组陆续投产发电,是国电集团公司内部核算电厂。企业目前还代管着嘉陵成都电厂的生产运行,截止2006年末共有职工1194名。企业先后被授予并保持了"全国电力系统双达标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等称号。
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调整东郊工业区结构的要求,同时,也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节能降耗,争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电成都热电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和"上大压小"的产业政策,在关停国电成都热电厂5×2.5万千瓦机组的同时,积极筹建国电成都金堂电厂一期2×60万千瓦燃煤机组工程。此项工程是替代国电成都热电厂的异地建设工程,是按照国电集团公司"做实、做新、做大、做强"的工作方针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建的一项重点工程,一期2×60万千瓦燃煤机组工程动态总投资46.7亿元,同步安装了烟气脱硫装置、高效静电除尘器和烟气连续在线监测装置,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并预留脱氮空间,是四川省"十五"电力发展规划所列的重要电源项目之一,是纳入全国电力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四川省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创造成都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全面促进四川及成都地区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2006年4月28日,5台2.5万千瓦机组安全顺利实施关闭,2007年7月16日爆破拆除主厂房,标志着拆除工作基本结束。
作为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于2001年8月启动,该厂被列入第七批搬迁企业,并受到特别关注。本来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搬迁成都热电厂的计划安排意见》的计划要求,成都热电厂12.5万千瓦机组和华能成都电厂20万千瓦机组,均可运行至成都金堂电厂一期2×60万千瓦建成后关停。但是,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指出:"像成都热电厂这样的企业如果搬得慢,就会制约整个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工作"。因此,该厂从大局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诸多困难,积极配合省、市政府工作,提前关停老机组和代管的华能成都电厂20万千万机组,确保"节能减排"和"上大压小"工作全面完成。
有数据表明,关停该厂老机组、异地建新厂每年将减少城市烟尘排放3300多吨、二氧化硫排放近7000吨、废水排放量150万吨。而且在异地新建电厂与投产五十余年的老厂相比,煤耗要低200多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下降一半以上,各项经济指标均比老厂都好。因此,关停老机组、异地新建大容量、环保、低能耗的电厂完全符合国家"上大压小"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工程配套建设了高效静电除尘器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并且预留了脱硝装置空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污染物可达标排放,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要求,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关停老机组,给该厂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巨大影响,给企业和职工的生存带来了压力,可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在做好代管电厂的工作同时,加快新厂建设速度,继1号机组6月3日进入商业运行后,2号机组将于近期进行启动前各项准备工作。可以预见,随着国电成都热电厂的搬迁,未来成都的东郊必将成为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中设施完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这就是以牺牲自身的利益来确保社会效益的国电成都热电厂为四川省、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银监会、电监会8部门组成的国务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检查组和国家发改委关停小火电项目调研核查组通过调研认为,关停国电成都热电厂老厂、异地建新厂(成都金堂电厂)每年可减少城市烟尘排放6800余吨、二氧化硫排放3000吨、废水排放150万吨和与投产几十年的老厂能耗相比,新厂的供电煤耗要低近200克/千瓦时等工作成效显著,对此所产生的突出环保及节能效益表示充分肯定,对提前关停并积极拆除机组的行动表示赞赏。因此,关停老厂,异地新建大容量、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电厂完全符合国家"上大压小"和"节能减排"政策。检查组希望该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