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坚持“创造可持续价值”理念,把发展水电事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电源结构的战略重点,致力于构建水电开发的示范工程、绿色工程、民生工程,努力实现“建设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标。
“流域、梯级、滚动、综合,这种形式很好,索风营电站的绿色环保工作搞得非常好,从工程开始就把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今后的电厂都要这样做。”早在2005年,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乌江索风营水电站时,对华电集团在乌江水电开发坚持绿色生态、和谐有序开发理念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华电集团为减轻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带来的影响,大力实施鱼类增殖放流项目,集团公司总经理云公民表示,鱼类增殖放流旨在养护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渔业资源,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养护资源与爱护环境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优化设计 解决生物多样性环保难题
鱼类增殖放流项目对水电项目优化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华电集团坚持“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因地制宜”,按照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则优化项目设计。在黔源电力北盘江光照水电站建设时,华电集团投资约1.6亿元用于环境保护,约占工程总投资的2.3%。其中投资6800万元建成的分层取水设施,是我国第一座为保护鱼类生态环境而实现分层取水的大坝,开创了国内大型水电通过工程措施解决水生生物多样性环保难题的先河;投资3500万元建设鱼类增殖站;投资90万元进行库区珍稀植物和古树移植保护。水电建设项目不断优化为鱼类增殖放流创造了条件。
增殖放流 建设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针对修建大坝对水生生态的影响问题,华电乌江公司与国内权威鱼类研究和养殖机构合作,共投资1.5亿元在索风营、思林电站建成国内管理最规范、设备技术最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重点繁殖放流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长薄鳅等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期为20年。两座增殖站是目前国内管理最规范、设备技术最先进的鱼类增殖放流站之一。
2009年,华电在乌江公司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思林等水库首次同时放流岩原鲤、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等乌江特有珍稀鱼类17万尾;在福建储运公司可门湾区周边海域放流大黄鱼102万尾。截至2010年底,华电集团在乌江流域已累计放流各种珍稀鱼类150万尾,乌江鱼类增殖放流案例入选国资委优秀社会责任实践案例和社科院MBA教程。
按照计划,华电集团在贵州企业每年将定期在索风营、思林等鱼类增殖放流站放养60万尾鱼苗,形成鱼类增殖放流的长效机制。
绿色环保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赢
据介绍,华电集团水电项目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0年底,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538万千瓦,约占总装机容量的17%,是成立之初的3.6倍;集团公司水电累计发电15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5300多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亿吨。电站的建设,促进了沿江两岸的经济发展,建成的一座座“水电公园”,每年吸引游客上百万人次,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享受。
随着鱼类增殖放流项目的深入实施,养护了水生野生动物,增殖渔业资源种群数量,维护了生物多样性;拉动了当地就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环保运营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鱼类增殖放流项目的长期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促进了企业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赢。”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李庆奎认为,鱼类增殖放流项目既保护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又促进了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华电集团在乌江水电开发中取得的成功经验正在金沙江流域开发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