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黑龙江友谊农场66千伏青年变电站增容项目开工。该变电站建成后,友谊农场现代农业标准良田示范工程将获得充足的电力支撑。
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友谊农场去年粮食总产量达8亿公斤,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称号,是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工程”重点“扛标农场”。2011年年初,友谊农场投资450万元,掀起了一场水田“耕作变革”:全面实施“小棚变大棚、低床变高台、人灌变微喷、手播变电动、小车变大车、低能变高效”现代农业推广工程,建设浸种大棚50座,并将1.3万座大棚集中在96个育秧基地,新增水田12万亩,使水田总面积达80万亩。
双鸭山电业局积极配合友谊农场开展“耕作变革”,提前调查春耕生产用电情况,详细部署工程施工、调度管理、设备检修、停电审批等工作。今年,该局将投资468万元,解决配网线径细、“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全力保障友谊农场精耕细作。从正月初三到现在,双鸭山电业局架设灌溉线路18千米,安装变压器66台、调压器3台、无功补偿器5台。
为确保育秧过程棚内温度恒定、电取暖设备安全运行,双鸭山电业局技术人员还定期协助育秧专家检查温控装置。另外,友西供电所承担起农场10千伏专线维护任务,实行24小时值班。
开春后,第十管理区农民张玉林备耕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新镇乡供电所提交用电申请。今年,张玉林新承包的35亩水田全部实现电灌,他说:“友谊农场没有天然河流,只能靠地下水灌溉。现在都讲低碳农业,电灌劲大,不丢转,还环保。”张玉林算了一笔账,“油改电”(柴油机抽水灌溉改为电泵抽水灌溉)后,他每年节省开支近万元。
友谊农场党委书记刘相增说:“土地资源有限,必须依靠现代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在发展高产能、低排放的现代农业路上,电业局给了我们很大支持。”
据了解,双鸭山电业局将以建设智能化农网为重点,全面参与友谊农场水田智能化系统建设工作,帮助农场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碳排放量。
“要想富,架线路,产业升级再提速;电到田,泵力足,农民共赴小康路”,这句顺口溜在友谊农场流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