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农电之窗 » 农电新闻 » 正文

黑龙江农网完善工程助推双鸭山现代化农业发展

日期:2011-03-11    来源: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作者:常相辉 桑学勇

国际电力网

2011
03/11
14:4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黑龙江 电网 双鸭山 现代

    3月10日,黑龙江省友谊66千伏青年变增容项目开工,作为黑龙江电力公司新一期农网完善工程重点项目,为友谊农场第三、六、七管理区供电的青年变,主变容量将由原来的2000千伏安增容至10000千伏安,同时下级配网电压整理也将全面展开,标志着的友谊农场现代化农业“标准良田示范工程”将在充足电能的支撑下取得更大发展。

  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的友谊农场去年粮食总产达16亿斤,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场”称号,是黑龙江省打造“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点“扛标农场”。2011年初,友谊农场投资450万元,建了50个浸种棚,并实现电动播种器播种,将全场水稻户的1.3万栋大棚集中在96个育秧基地,全场掀起了一次水田的“耕作革命”。

  “今年投入友谊农网改造资金468万元,用以解决配网线径细、卡脖子、低电压问题,全力保障友谊农场的精耕细种新时代。”双鸭山电业局农电负责人李庆丰对记者说。

  双鸭山电业局为配合友谊农场的这场“耕作”革命提前开展春耕生产用电负荷调查,在工程施工、调度管理、负荷预测、设备检修、停电审批及优质服务方面做出具体安排。从春节后初三开始施工到现在,友谊县电业局已经完成了18千米新增灌溉线路的架设、投入变压器66台,投入调压器3台,安装无功补偿器5台。

  “十分收成,七分在苗”,为了确保友谊农场新增1200座育秧大棚的供电,该局为其建设了一条10千伏专用线路,并承担起线路维护任务,24小时值班,随时处理可能出现故障。同时,为保证育秧全过程中棚内温度恒定,保障电采暖设备的安全运行,电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定期协助育秧专家进行温控装置的检查。

  “要想富,架线路,产业升级再提速;电到田,泵力足,稻农共赴小康路”,这是流传在友谊农场的“顺口溜”,友谊农场今年再次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新增水田12万亩,使水田总面积达到80万亩。而第十管理区村民张玉林开春备耕的第一件事,就是上新镇乡供电所办理了用电申请,今年将新承包的35亩油灌水田,全部改为电灌。“咱们友谊农场这儿没有天然河流,只能靠地下水来灌溉。现在都讲低碳农业,电灌劲儿大,不丢转,又干净又环保……”他自己算了一笔帐,“油改电”后,他每年将节省开支近一万元。

  在全力推进友谊农场“小棚变大棚、低床变高台、人灌变微喷、手播变电动、小车变大车、低能变高效”现代化农业推广工程的同时,双鸭山电业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以建设智能化农村电网为重点,全面参与友谊农场水田机械助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工作,以协助农场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碳排放量。

  农垦红兴隆分局友谊农场党委书记刘相增说:“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必须依靠现代化手段使农业持续增产增效,实现打造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在推广高产能、低排放的现代化农业路上,电力部门对于我们的支持与帮助是巨大的。”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