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迅速成长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重要基地。据海关统计,2007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出口1473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下同)增长28.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8.4%。同期,机电产品进口1076亿美元,增长14.9%。机电产品项下的贸易顺差达到397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总体贸易顺差的85.5%。
一、2007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2007年一季度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1035亿美元,增长26%,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70.3%。同期,一般贸易出口机电产品381.8亿美元,增长34.1%,比同期加工贸易出口增速高出8.1个百分点,占25.9%。
(二)外商投资企业仍居主导地位,独资化态势明显。外商投资企业凭借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优势,主导了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2007年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1093亿美元,增长28%,占同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74.2%。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806亿美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所占比重达73.7%,增长29.8%,明显高于中外合资企业的24.8%和中外合作企业的8.4%的增长速度,独资化趋势日益显现。
(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为主要出口商品,船舶、汽车出口大幅增长。2007年一季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283.4亿美元,增长42.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出口75亿美元,增长7.9%;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出口79.3亿美元,增长22.1%。同期,船舶出口23.4亿美元,增长47.6%;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9.6亿美元,增长53.8%;汽车零件出口25.7亿美元,增长35.9%。
(四)欧盟成为我国机电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07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323.1亿美元,增长26.5%;同期,我对美国和香港地区分别出口机电产品318.2亿美元和285.5亿美元,分别增长19.3%和31.9%。对上述3个市场合计占同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62.9%。
二、当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多,利益少。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基本出口模式为“加工贸易外商投资”,出口利益大部分被外商投资企业获得。2007年一季度仅外商独资企业在加工贸易项下就实现顺差185.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的46.8%。相比之下,2007年一季度国有企业出口机电产品182.6亿美元,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出口机电产品196.7亿美元,两者合计仅占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25.8%。
(二)企业多,品种少。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众多,但2007年一季度出口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182家,合计出口值高达652.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4.3%,出口值不足100万美元多达1万余家。虽然出口企业众多,但出口商品却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手机、显示器等商品上。2007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609.4亿美元,增长31%,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1.4%。其中,手机及其零件出口值达到154.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10.5%。
(三)封锁多,技术少。一方面,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对高精技术的封锁比较严格,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机电产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内现有技术和装备难以满足,只能凭借廉价的人力、土地等成本吸引外资企业进口高端产品的核心部件,在国内进行简单加工后出口。
(四)壁垒多,品牌少。随着我国机电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不断上升,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近期尤以欧盟新近出台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两项环保指令为甚。相形之下,当前机电产品绝大部分是贴牌出口,主动“破壁”的动力不足,仍然依赖于“大出大进”简单的扩张模式。
三、相关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和质量,早日突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发展的“瓶颈”,建议如下:
(一)走自主品牌出口和自主创新之路。引导资金对优势项目、机电产品技术更新改造项目和产品研究开发的投入,提升机电出口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机电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
(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大型和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在组装加工基础上,不断延伸高新技术的产业链,整合内外部资源,鼓励通过对外承包工程,促进大型和成套设备出口。
(三)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向产业上游延伸。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基地,同时引导企业将研发重点由产品开发为主向产品开发和核心技术研发并重转变。
(四)支持中小型企业创业投资发展,培育机电产业新的增长点。加速推动创业投融资体系的发展,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我国机电产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