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5年来,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公司始终紧跟福建经济发展的脉搏,加快建设坚强电网,保障安全可靠供电,彰显电网企业社会责任。“十一五”期间,福建电网投资达610亿元,与建国以来至“十五”末的总规模相当。“十一五”末,该公司售电量预计将达1022.7亿千瓦时,较“十五”末比增80.29%。
飞跃式发展离不开电力保障
“这5年,是我们快速发展的5年,这都离不开电力的保障。”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昌说,“十一五”期间,安踏公司每年以40%的增速发展,产值从2005年的10几亿元扩大到2010年目标的70亿元。
不仅是安踏公司,其所在地泉州——福建的经济强市,更是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跨越3000亿元大关,增幅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今年,泉州最高负荷达54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330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泉州实现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及最高负荷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5年投产的变电容量相当于2005年前的总和。至2010年底,全市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43座,变电容量将近200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超过4000公里,电网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泉州的电网发展仅是福建电网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十一五”期间,福建省GDP年均增长9%以上,国家电网福建公司紧跟经济前进的步伐,全面推进电网发展。预计“十一五”投资额将达610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额221.8亿元的近3倍。投资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好,都创造历史新水平。
电网规模同比翻番。至今年8月,福建拥有的500千伏变电站由2005年末的5座增加到15座,增长2倍;220千伏变电站由69座增加到132座,增长近一倍;500千伏和200千伏的变电总容量增长1.3倍;500千伏和200千伏线路长度增加1倍。“十一五”期间的电网建设规模,与建国以来至“十五”末的总规模相当,可谓是再造了一个福建电网。
500千伏环网提前实现。去年12月,联接全省九地市的500千伏大环网比计划提前一年建成,福建电网迈入电力输送“高速通道”,全省电力能源战略通道全线贯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能源配套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一个以500千伏全省大环网为主干、220千伏和110千伏地区电网为分支、城乡配网为终端的坚强电网初步形成。500千伏环网的实现使福建电网跨地区输送电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新农村走进电气化时代
“过去,缺电限制了农村的发展,我们揣着资源饿肚皮,有了电就大不同了。”2006年9月27日,随着宁德北礵岛通电,福建“户户通电”工程宣告完成。岛上居民张乃华瞅准时机,自筹资金,率先办起宏和烤鱼片加工厂,经营半年就实现纯收入15万多元,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户户通电”工程的受益者。
“‘家电’就是家有好电。”这是去年,福建省第一位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游长兴的心声。他说,以前村里电压不稳,就是有钱买家电,也没法正常使用。“现在好了,不怕没电用,就怕没家电。”
“是电力部门帮我们实现了增产又增收的愿望,我们可以安心种好茶,做好茶了!”今年8月,顺利完成变压器增容更换的台商林宜德先生非常满意。位于闽西革命老区的漳平市永福镇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良好的用电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的目光。目前,落户园区的台资企业达49家,茶园面积4.5万亩。
张乃华、游长兴和林宜德的话,都折射出福建农村电网日新月异的发展。
福建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群峰耸峙,山岭蜿蜒,海岸曲折绵亘。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截至2006年4月,全省仍有190个无电村,涉及4296户15897人,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和海岛,远离集镇,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
2006年5月,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全面打响农村“户户通电”工程攻坚战。同年9月28日,提前一年实现“户户通电”目标。
此外,从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发展缓慢、供电能力不足和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出发,福建省发改委联合国家电网福建公司等8家单位,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将完成3000个电气化村、300个电气化乡镇、30个电气化县建设目标,拉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序幕。
5年间,福建通过配网技改、农维费等多种资金投入新农村电气化县、乡、村建设28.336亿元,共建设完成电气化县(市、区)34个,电气化乡镇345个,电气化村4025个,示范点(村)电气化配套198个,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村178个。
在农网改造的基础上,福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努力构建“台区布局合理、线路架设规范、计量安装标准、电能质量优良、供电能力超前”的新农网,消除当前县域电网线路“卡脖子”现象,既满足了农民生活用电需求,更满足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连江县官坞村党支部书记林哲龙对国家电网福建公司重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深有体会。他说:“官坞从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中国海带之乡,一靠党中央的富民政策,二靠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离开了电力寸步难行,国家电网的贡献没的说。”
电网更绿色更环保更智能
“变电站外观美观,还体现节约、环保,电网技术是越来越先进!”11月5日,在闽全国人大代表一行20余人视察了福州220千伏凤坂变电站,对优美的环境、集约先进的设备赞不绝口,对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大力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变电站,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肯定。
凤坂变是福州市首座独栋式全户内220千伏变电站,布置紧凑,外形美观,其占地面积仅为同等级户外变电站的一半。由于进出线均采用埋地式电缆隧道,并安排地下室安放电缆,因此站内不见任何一根电力线路。38%的绿地率更是让这座变电站掩映在绿树丛中。
在不断提速的同时,福建电网建设更努力朝着和谐、绿色、坚强、智能的目标迈进。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山多地少,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人均耕地仅0.63亩,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少的省份之一,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寸土寸金的福建,对土地资源的节约最能彰显电网企业社会责任。
国家电网福建公司大力推进“两型一化”变电站和“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把节约资源、降耗环保融入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全过程。国内第一条500千伏海上大跨越线路莆田LNG(液化天然气)电厂送出工程,采用新技术15项、新材料7项、新工艺9项,缩短线路11.5千米,节约线路走廊占地约22.6万平方米,节省资金约1.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随着同塔多回、紧凑型、紧缩型工艺的广泛应用,福州、厦门、泉州土地资源匮乏地区电网建设节约土地达6.67平方千米。
2010年11月13日,711架具有电能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智能电表在福州仓山区中庚城小区落户。根据计划,福州电业局将在今年内完成25.7万架智能电表安装任务,约占用户总数的21.5%。而这些,只是福建省电力公司开展电网智能化实践以来的其中一个试点项目。
在今年初国家电网公司下达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第二批试点项目计划中,福建省电力公司承担了8项,加上去年首批下达的3项,前后共有11项试点任务,涵盖了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信息、通信、跨环节等工程领域。
为了确保各试点项目顺利实施,福建省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一完善、两完成、五突破、五深化”的要求,将各个试点项目详细分解,并制订详细的分月工作计划和资金计划,强力推进试点项目建设。据悉,第一批下达的3项预计将提前完成,其他11项跨年度试点项目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调度领域,福建省电力公司实现了9市"调控一体化",做到了全省35千伏~22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500千伏变电站少人值班,目前"调控一体化"正向配网延伸;在变电领域,福建首座500千伏、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和首座智能化改造变电站建设均顺利推进;在用电领域,随着厦门60个小区5万用户"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低压用户采集建设全部完成,全省2010年采集终端建设可完成6.78万户;在通信领域,结合智能电表的安装,已确定在福州4个小区共4138户居民中开展多网融合光纤到表到户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