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集团总部与西藏聂荣县虽然相隔6000多公里,因为党的援藏政策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截至2010年7月,神华集团已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46亿元,完成援藏项目52个。这些项目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当地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感受到了神华集团的无私援助,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和谐幸福。
神华与聂荣人牵手同行
西藏聂荣县位于那曲地区中部,属唐古拉山地带,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全县下辖9乡1镇、142个村(居)委会,有3万多人口。2002年末,全县生产总值为7410.78万元,人均现金收入不足500元,属国家级贫困县。
聂荣县还处于不发达地区,交通不便,能源匮乏,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内地。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准确把握西藏工作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着眼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做出了经济对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作为央企的神华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西藏聂荣县建立起了对口支援关系。
神华集团历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援藏工作,成立了神华集团驻藏援藏工作组,积极选派援藏干部。2003年7月,神华集团党组专题讨论制定并编制完成了《神华集团援藏10年规划》。尤其是近几年,张喜武、张玉卓、凌文、王晓林等领导多次听取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和聂荣县关于援藏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就相关问题,及时给予指示,经常过问援藏的工程项目,要求工作组严把质量关,使神华集团援建的所有项目都要既安全又耐用。2009年,神华集团副总经理李东一行,代表神华集团前往聂荣县,看望援藏干部,检查援藏工程项目进展情况。2010年8月神华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林一行,送换届的援藏干部进驻聂荣县,同时听取县委、县政府对下一阶段援藏项目的希望和要求,安排好“十二五”期间的各项投资工作。
神华集团援藏工作在集团党组的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战略规划部负责。各部门遵照党组“全力支持、量力而行、不搞攀比、受益群众”的援藏宗旨,积极主动地配合集团驻藏援藏工作组开展了工作。
为了做好援藏的基础工作,神华集团第一、第二批援藏工作组将援藏项目重点放在了基础建设上,有大量的项目建成和投用。第三批援藏工作组则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援藏项目应向农牧区倾斜,应突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指示精神,实施项目33个,包括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教育、卫生、能源、交通等项目。据统计,这8年来神华集团共实施援藏项目52个,其中援建项目25个、援助项目27个。一大批援藏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该县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能源等“瓶颈”因素得到了有效缓解。
神华集团援藏不仅建设了高品质的项目,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培训医务人员、教师、兽医等办法,提高了当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知识水平,为当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神华集团与聂荣县结为援助对子之后,聂荣县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副组长,县计划、财政、交通、农牧、教育、扶贫、组织、人事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受援领导小组,发动群众全面配合神华集团的各项援藏工作,并对援藏干部在政治思想上教育和把关,在生活上积极排忧解难,在工作中提供方便和大力支持,使援藏工作实现了按计划、有序推进。
如今,聂荣县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据聂荣县统计材料显示,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28178.19万元,比援藏前的2001年(6606.01万元)增长4.27倍;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938.07元,比去年增加470.07元,比2001年增长2.28倍。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2年的47%增加至2009年98%。
聂荣县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群众更是心存感激:“没有神华人的援助,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我们从心里感谢神华集团!”
真情化作援藏动力
对于神华集团公司来说援藏是一项社会责任。援藏工作效果的好与差、进度的快与慢,与援藏工作组成员的素质高或低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援藏工作组人员是具体操作者,加之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派的干部要有很高的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由于援藏工作的特殊性,神华集团领导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党组对此项工作进行过多次专题研究,责成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派时要求德才兼备,并要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2002年8月,江建武和苗俊明作为神华集团派出的第一批援藏干部,肩负着神华集团党组的重托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厚望,从北京到了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落后的聂荣县,开始了为期2年的援藏工作。根据地委组织部的安排,江建武和苗俊明分别担任聂荣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副县长,同时,两位还分别担任着那曲地委副秘书长和那曲行署副秘书长。
进藏伊始,江建武和苗俊明不顾高原反应、生活条件差等诸多不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聂荣县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了聂荣县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等基本情况,积极工作,打开了各项工作的局面。2004年7月,第二批援藏干部苗俊明和麦京生进藏,在克服了前任工作组人员遇到相同自然条件困难的同时,还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2007年8月,第三批援藏干部麦京生和宋世珍进驻,这一任期完成的投资最多。
每一批援藏工作组都能以建设聂荣、发展聂荣、稳定聂荣为己任,“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继承发扬“老西藏精神”,倡导“特别能开拓、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展”的精神,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挑重担,不遗余力地做好援藏工作,积极衔接援藏项目,树立了神华人在聂荣人民心中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聂荣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聂荣县县长德吉卓嘎表示:“我们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有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不懈努力,有神华集团一如既往的关心和帮助,聂荣县经济社会一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援藏工程质量第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决不能在集团援建的工程中出现豆腐渣工程。”这几句话无时无刻不在援藏干部的脑海中闪现。因此,援藏工作组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备料、下桩到封顶,每处都要严格地按照图纸和工程质量要求进行,稍有不符合就要求立即重新返工,决心把援藏的每一项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
神华大道位于聂荣县城,全长1.2公里,主干宽12米,人行通道宽6米。项目总投资1185.28万元,从 2003年4月开工,历时15个月建成,成为了聂荣县的主干道,定位了聂荣县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后来全县的城市建设与改造也都依照这条大道来进行,吸引了一大批商户来投资,目前,这里已建成聂荣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畜产品流通中心,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也大为提升,成了农牧民群众的康庄大道。
神华小学也位于聂荣县城,项目总投资729.86万元, 2003年4月开工, 2003年10月建成。建成后的神华小学同时容纳600多名师生的学习和住宿,为实现聂荣县教育2006年“普六”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是由于援藏干部的严格管理,建设的“神华大道”、“神华小学”等对口支援工程经自治区、那曲地区质检站测评,质量均为优良工程。
还有建设聂荣县尼玛乡太阳能电站(10KW)工程、 聂荣县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造及扩容工程、援藏拥军项目—“聂荣县人民武装部民兵训练基地(蔬菜温室大棚)工程”、聂荣县城城东山泉治理、聂荣县政府住宅大院改造工程、聂荣县职工生活基地及职工食堂建设、聂荣县小康示范村建设、县城排洪渠道工程等重点工程,还有购置两批防抗灾设备、人才培训工程等。神华集团在第一批工作组援藏的两年里,下达援藏资金计划3052万元,完成了16个项目。
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神华集团共下达援藏资金计划4767万元,完成项目34个。建成了总建筑为2755平方米、整体两层、65个标准间的县委综合办公楼,并购置了办公桌椅及公办设备,办公条件大为改善。还有小康示范村、交通工具购置、市政设施二级道路建设、排洪渠、政府大楼改造、职工生活基地建设、办公设施购置等新建、续建项目,同时开展了神华助学金帮助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神华集团先后拨付资金6788万元,安排各类项目26个。现代气息十足的聂荣县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为4240.32平方米,采用框架结构、无障碍设计,内有会议研讨室、广电中心功能用房、群众娱乐活动室、文化展览空间和小型影剧院,集文化、娱乐、行政办公为一体,可同时容纳近400人的(剧院)、多间化妆室、采光棚中央活动大厅等,成为了聂荣县一流的文化活动场所。还有新建的聂荣县幼儿园,占地面积3183平方米,有3个幼儿班和1个乳儿班。每个班设独立寝室、活动室及卫生用房,公用音体教室和室内外活动场地、管理用房一应俱全,园内各教室、宿舍、澡堂等均铺设地暖、壁暖,在幼儿园楼内中央活动大厅使用了采光棚,保证园内温度四季恒温,整体抗震烈度为8度,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在神华集团的援藏工程中,改善聂荣县农牧民居住条件的安居工程是一大亮点。因为此项工程投资大,当地政府采取了“国家投一点、援藏帮助一点、银行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从2006年至2010年,神华集团也出资3700万元,在多方的援助下,已有3460户农牧民喜迁新居。
神华八年援藏,真情温暖聂荣。根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神华集团第四批援藏干部宋世珍和李永明已经进驻,在聂荣不断发展的今天,集团表示将不断增加援藏投入,在“十二五”期间要为聂荣县研究并落实一批“造血”项目,提高当地居民自力更生能力。随着国家援藏政策的不断实施和社会各方的大力援助,聂荣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