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课题组研发的“列管式不密封无联接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成功,该项目已于1月30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863”项目验收。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结构不同于国内外现有的电池结构,取消了以往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必须采用的陶瓷联接极,故而工作区不再需要密封,降低了生产过程的难度;采取矩阵组合的形式将多个单管电池组合成一个个电池组。该成果简化了以往的电池制作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集成密度,使其可接近实用化,将推动(SOFC)技术更快地发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燃料气选择范围宽,除甲烷等石化燃料之外还可以利用沼气、乙醇、甲醇、柴油等生物质能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达到了60%,综合利用效率达到80%,而常规火力发电厂的效率仅为35%,随着石化燃料的日渐匮乏,将显示出巨大优势。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既可为分散居住的人家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成为独立的分布式电站,又可作为电网电力供应不足时的补充,同时在发电时产生的废气和余热可用于家庭供暖或作为热水器等的热源,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每个单管仅如一支钢笔,而电池组也不过2个水杯般大小。图为两个电池组组成的模块。采用发电功率为35W/组的单电池组,由4个电池组组成的电堆进行了500小时的运行试验,热循环超过15次, 30个这样的电池组即可组成一个千瓦级的电池堆,300个这样的单电池组即可具有10千瓦的发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