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冷堆的技术进展
气体冷却反应堆与水冷却反应堆一样都是最早开发研究的堆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气冷堆技术显现出许多优越性。其中工作温度高,热能转换效率高的堆型,被称为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是以耐高温陶瓷型包覆颗粒为燃料,以具有化学惰性和反应性惰性的氦气为冷却剂,以耐高温石墨为慢化剂、反射层和结构材料。由于没有金属材料,冷却剂出口温度可以达到和超过950℃,发电效率能够比水冷堆高出40%。除发电外,还能作为高温工艺用热以及高效率制氢的供热能源。
上世纪80年代,德国科学家提出的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概念,排除了堆芯熔化和发生严重事故的可能,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使它从第2代和第3代核电堆型中脱颖而出,具备了第4代堆得一些特点。固有安全性设计省去了冗余的安全设置,省去了承压安全壳,简化了反应堆系统和结构。有更宽容的选址适用范围,可以靠近城市或人口密集区域。另外,模块化设计可以直接耦合氦气透平机组,使能量转换系统更简单,发电效率更高。它的高度的反应堆安全性、颗粒燃料良好的防核扩散性能,以及高效率发电和制氢能力,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被列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优先发展的堆型之一。
前些年,很多国家都积极地投入了开发研制工作。中国和日本分别建造了小型高温气冷实验堆,即中国的10 MW球形燃料堆(HTR-10)及日本的30 MW柱状燃料堆(HTTR)。为扩大商用堆单堆功率规模都采用环形堆芯设计,在原柱状燃料堆实验的基础上,美国和俄国联合设计了柱状燃料模块堆(GT-MHR),日本也设计了柱状燃料模块堆(GTHTR300),单堆热功率均为600 MW,电功率接近300 MW。在原德国卵石床堆(球形燃料堆)实验的基础上,中国和南非分别设计了球形燃料模块堆(HTR-PM及PBMR),热功率为458和400 MW,电功率为195和165 MW。
多年来球形燃料堆和柱状燃料堆形成了两套设计体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堆芯燃料元件形状和尺寸的不同,一个是六角形棱柱燃料,另一个是球形燃料。
模块化设计的单堆功率较小,提高功率改善反应堆经济性是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为达到商用核电的经济规模,美国设想4×600 MW组合的柱状燃料堆,总电功率接近1200 MW,但却认为缺乏经济竞争力。球形燃料堆的功率规模更小,和柱状燃料堆一样设计上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80年代以前AVR及THTR卵石床堆(德国在当时建设的两台实验气冷堆 编者注)的研究水平上,单堆功率甚至还不能实现上述规模,恐怕很难成为经济上有竞争力的第4代核电堆型。
卵石床堆存在的问题
卵石床堆的堆芯结构与其它各种堆型截然不同,它是堆芯结构设计上的一次巨大变革。首先,卵石床堆能够成功运行,说明了包含覆盖颗粒的独一无二的球形燃料的成功;其次,说明了燃料球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卵石随机堆积形式——构成堆芯的成功。这种构成堆芯方式不同于现有其它各种类型反应堆,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以及快中子增殖堆,它们都是将燃料元件做成结构复杂的燃料组件,其中包括一些弹性元件及保持冷却剂均匀分布的元件,再将组件安置在更为复杂的堆芯结构内。这样它们才能适应强辐照、高温、高流速以及高热负荷的环境,承受高燃耗下的肿胀、变形甚至破损的影响。而卵石床能够适应这种严酷的环境,但构成方式却异常简单,就如同从卡车上把“卵石”卸到空腔一样。这种堆芯结构虽然简单,但不够完善,球形燃料元件潜在的巨大优越性还没有表现出来。
对现有的高温气冷堆研究后发现,卵石床堆存在一些技术问题。过分简单的随机堆积方式不能满足反应堆多方面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在模块化设计中,显现出很多不足和缺憾:
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燃料卵石”从上向下移动,燃料燃耗从上到下逐渐加深,造成堆芯功率分布极不均匀。为了减缓这种影响,只好提高卵石流动速度,使它们平均6次或10次穿过堆芯后达到目标燃耗。这样做的结果,增加了装卸机构的负担和卵石的磨损,产生更多的石墨粉。虽然功率均匀性好一些,但还不能达到展平的效果。功率分布不均匀系数的设计值在4.5左右,与此相比,现代压水堆的不均匀系数仅为2.6。这也是导致卵石床模块堆功率密度低,单堆功率小的原因之一;
卵石的随机堆积使燃料装入后不能实验测量中子注量率和功率分布,而且很难监测可能产生的局部密实化(结晶化),对温度分布和功率分布增大了不确定性,限制了输出功率和温度的提高,这也是对AVR实验堆安全性产生怀疑和争议的原因之一;
冷却剂穿过卵石床堆芯的阻力很大,这是造成功率密度低和循环热效率低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反应堆的一些主要技术性能远不如柱状燃料高温气冷堆。这主要是因为卵石以“无序”和“随机”的状态散装在堆芯内造成的,对卵石床进行改进是必要的、可能的,也是容易实现的。
卵石床堆的改进
虽然卵石床堆不能像压水堆燃料元件那样做成组件,再由组件构成堆芯,但每个燃料球是可以在堆芯内有固定位置,从而改善因散装状态造成的问题。首先,燃料球不应该被简单地看成“卵石”,因为卵石一般是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块,随机堆积是它唯一的堆放形式。球在随机堆积中,球体重力和球间摩擦力形成一种较松散的平衡体系,其空隙率大约为39%(见图1)。但燃料球不同,它是经过精密加工尺寸精确和形状规则的球体,除随机堆积外,它还可以呈现规则堆积。正四棱锥堆积就是规则堆积之一,在水平的底面上,加工很多半球形凹陷,使落入的燃料球成正方形排列,每4个球的中心又形成新的凹陷,它又成为次一层球的位置,以此层层累积形成正四棱锥规则堆积(见图2)。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在上世纪60年代,曾提出利用这种规则堆积形式构成钠冷快中子增殖堆堆芯,并进行了许多规则床的实验研究。
当采用有间隙正四棱锥规则堆积及一些特殊装卸燃料措施以后,规则堆积完全能够适应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堆芯结构要求。燃料球一次装入和卸出,放弃连续换料,以批换料方式运行。构成的堆芯横截面呈八角形,如果是有中心石墨柱的环形堆芯,就可以做成八角形环形堆芯,能满足规则堆积要求,它的八分之一模型见图3。如图3所示,只要堆芯空腔底面和侧壁做成这种几何形状,由顶部随机落入的燃料球,就会依次排列成规则堆积床。
规则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堆芯是一种新颖的堆芯结构设计,它在多方面改变了卵石床模块堆特性。卵石床堆存在的高温下石墨摩擦系数高,影响球床流动特性和产生石墨粉问题,以及球床局部密实化的问题,在规则床中都不存在。由于规则床内分布有直通孔道,在反应堆启动阶段,可以实验测量中子注量率和功率分布,冷却剂流道也十分规则,能够准确预测堆内温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