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中国电力 » 电力概况 » 正文

安泰科技以立足本土创新支撑电力节能大市场

日期:2010-07-09    来源:国际能源网  作者:本站专稿

国际电力网

2010
07/09
17:5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安泰科技 电力节能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隐藏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简朴的院门里。门口年头不短的砖墙、普普通通的铁栅栏门,很难看出这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总部。

  朴石藏玉。2000年5月,安泰科技在深圳主板上市。历经10年的产业化经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非晶带材项目产业化关键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并于2010年4月建成4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基地,打破了日立金属一家企业垄断全球的市场局面,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第二个拥有万吨级非晶带材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国家。

  7月5日,在北京几近40度的炎炎夏日,记者走进了安泰科技,了解了非晶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万吨级,只是一个起点。

  国内第一 世界第二

  什么是非晶材料?每一个走近安泰科技的人首先都要进行科普。据介绍,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晶态材料,另一种是非晶态材料。所谓晶态材料,是指材料内部的原子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反之,内部原子排列处于无规则状态,则为非晶态材料,比如玻璃。而一般的金属,其内部原子排列有序,都属于晶态材料。科学发现,金属在熔化后,内部原子处于活跃状态。一旦金属开始冷却,原子就会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慢慢地按照一定的晶态规律有序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但如果冷却过程很快,原子还来不及重新排列就被凝固住了,由此就产生了非晶态材料,制备非晶态合金采用的正是一种快速凝固的先进工艺。

  而非晶带材的制备,则是将处于熔融状态的高温钢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以每秒百万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仅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将约1300℃的钢水降到200℃以下,形成厚度约30微米、比一张纸还要薄的非晶带材,且带材越宽,制备难度越大。与传统的硅钢片相比,非晶带材的制造工艺省去了铸造、轧制、再结晶退火、表面绝缘处理等诸多工序,实现了冶金领域最短的工艺流程,制造过程节省约80%的能源。

  安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非晶合金带材作为一种新型软磁材料,具有耐腐性好、弹性模量高,以及高导磁率、低铁损等特性,因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目前非晶带材应用前景最大的是电力电子行业。其中,非晶带材代替配电变压器铁芯中普遍使用的硅钢材料,可以使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降低约70%,是集制造过程节能与应用节能于一身的“双绿色”产品。

  另外,从市场需求上看,仅在配电变压器领域,我国目前就拥有约800万台挂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而近几年每年新增挂网的配电变压器约有120万台。如果仅考虑我国存量和增量配电变压器中,有10%的S9以下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更换为非晶节能变压器,每年非晶配电变压器的需求总量为92万台,若平均按315KVA的容量计算,需求非晶带材近50万吨,在变压器的有效运行周期内可为社会节电约75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7000多万吨。

  据安泰技术部介绍,用于配电变压器的非晶带材生产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后来,美国企业在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提出转卖该项技术时,我国也曾积极筹划引进。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的前身,原钢铁研究总院和宝钢做了联手买下的计划,但受到美国高技术出口的限制,该项技术被卖给了日立金属。所以,在安泰科技万吨级生产线建成以前,可用于配电变压器的非晶带材只有日立金属一家企业供应。

  至此,我国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自“六五”开始,安泰科技的前身——原钢铁研究总院便肩负起了振兴中国非晶产业的使命,数代人薪火相传,非晶带材的产业化历经了“百吨级”、“千吨级”到“万吨级”的发展过程。而安泰科技,作为原钢铁研究总院的上市公司,勇敢地承担起了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攻关的艰巨任务,并最终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在安泰科技,记者没有看到传统产业面临转型的痛苦抉择,只有创新付诸实践的只争朝夕。

  捷报频传。2009年9月,安泰科技4万吨级非晶带材生产线项目首期工程正式投产,2010年4月完成全部投产;同时,后续6万吨级非晶带材项目也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将使我国非晶带材的总体产能提高至10万吨级。

  2010年年初,采用安泰科技国产非晶带材的首批非晶变压器达标并实现挂网运行。

  或许,另一组数据能够解释安泰科技的迫切:美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使用非晶配电变压器,预计现在全国挂网运行的非晶配电变压器已达上百万台;日本后期发展较快,目前全国挂网运行的非晶变压器大约达到10%以上;中国填补零的空白,是从2000年日立金属对华出口开始,目前国内只有约1%的使用比例。

  分析非晶带材使用率较低的原因,据介绍,一方面日立金属每年产量大约只有5万吨的生产能力,释放到中国后,直到近年来才达到2万多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推广使用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只有日立金属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垄断性也比较强。这些情况都限制了国内非晶配电变压器的大规模推广。

  如今,安泰科技万吨级生产线建成投产使用,打破了外企垄断的局面,并为国内大批量生产非晶配电变压器提供了原材料支撑。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国内挂网运行的非晶变压器比例能够达到10%。

  企业应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万吨级非晶带材项目的发展,离不开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包括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中心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建设、研发项目支持、产业化项目推动和政策性扶持等,特别是2009年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债补贴项目,安泰科技获得了令其他企业大为羡慕的“政府红包”。

  记者联系了长期支持该项目的北京市科委。据该部门提供的一组北京市支持的新兴产业案例中,非晶产业被排在了显著位置。科技宣传与软科学处处长吴建民介绍,市科委在科技部的前期支持下,对该产业已持续投入8年。2002年,设立“非晶纳米晶的产业化”重大项目,投入科技经费1200万元。2007年,又投入700万元支持安泰科技开展万吨级非晶带材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采访中,安泰科技技术部部长着重强调,“政府资金主要起到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而企业为了自身产业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理应成为该项目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的主体”。安泰科技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一方面,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与许多院所和高校签订了研发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合作;另一方面,非常重视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占企业年销售额的5%~6%。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