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市“十大杰出技术能手”到重庆市“劳动模范”,从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到“全国技术能手”,十四年一路走来,他的青春与汗水挥洒在青山绿水间。
他所在的南岸供电局线路所带电作业班曾书写了蝉联重庆市电力公司首届和第二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一名的骄傲,记录了国家电网公司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团体第八名、总分居西南地区各参赛团队首位的成就。如今这个神奇团队的领军人,就是张毅。
“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
和带电班的所有同事一样,张毅以前是一名检修工。由于技术扎实, 1992年他被抽调到带电作业班。带电作业是一个高危高风险的新型工种,用句玩笑话说是“泡在血盆里吃饭的”。在重庆地区开展时间短、从业人员少,技术水平落后。平日沉默寡言的张毅暗暗下了决心:“要干,就要干出名堂来!一定要成为最优秀的!”年轻的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在生产现场虚心向班长、向师傅请教,工作之余就找来专业书籍自学。仅仅五年就担负起了重要的带电作业,而普通人至少要用七到十年的时间才能熟悉带电作业的所有项目。为了更有力地拥抱自己的梦,1997年他来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攻读电气设备及运行专业大专文凭。2000年毕业时,正逢电力体制深化改革,他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继续留在带电作业班。
21世纪初,供电企业的职工逐渐意识到,注重社会效益表现在保证供电可靠性,注重经济效益表现在增供扩销,这时带电作业的重要性被列在了首位。张毅作为带电作业班的“主力军”忙碌了起来。
2000年12月初,城区供电局110千伏牛角沱变电站要拆除一条出线,该线路下跨两条交叉且带电距离较近的110千伏进线,情况复杂,需全站停电施工。可牛角沱变电站肩负着上清寺、两路口等商业繁华地段的供用电工作,一旦停电,不但会给市民、企业造成损失和不便,还会给电力公司带来十几万元的电费缺失。
城区供电局在制定多种带电作业方案均无法执行的情况下找到了张毅。难题摊在面前。一次又一次,他来到现场仔细勘查,反复推敲;许多个夜晚,整座城市都睡了,张毅窗前的灯还亮着。在堆满参考资料的书桌上,张毅编写出完备的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详尽人员安排方案和的工作步骤,以及所需工机具及材料配置的作业指导书。他亲自率领班组人员上杆带电作业,出色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而这一作业指导书和其它10千伏~220千伏各类带电作业指导书成为了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的范本。他编写的10千伏配电带电作业全绝缘作业法、绝缘斗臂车作业法也成为了同行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2005年,重庆电网改造工程中遇到了全新的项目: 10千伏配网由直路改耐张,也就是在线路上增设断开点,其他供电局从来没有做过,都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办?公司领导想到了已经在参与制定重庆公司带电作业标准化作业、新项目的QC改革、新项目的开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张毅。
张毅深知科学、严格的工作规范对于带电作业这个讲究安全第一工作的重要性。如何让人员的安排最合理?怎样加装零部件才能保障安全?他亲自动笔,编写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在做了近百次试验后,他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流程,为带电作业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给出了严格的规范性要求。
凭着在“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中练就的过硬功夫,张毅和他的全部由技师组成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这为以后配网带电作业的完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特别承担,换来特别成功
2000年在西南五省市电力系统110千伏带电作业比赛中,重庆市电力公司荣获第一名,张毅取得了理论和时间实践的满分,被评为优秀选手,并被破格提拔为技师。2002年9月,重庆公司举办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张毅与班组成员一起赢得了团体第一名。这位同行业中最年轻的技师,意气风发,已然成为南岸供电局的骄傲,重庆市带电作业的一面旗帜。
2002年11月,国家电网公司举办全国首届带电作业比赛。得到比赛通知时,距开赛时间不足一个月!比赛中“T接支路三相引线,然后更换中相绝缘子串” 项目又是重庆公司从未开展过的,华东地区广袤的平原与重庆绵延起伏的丘陵地带导致作业方法存在差异,平时两个人要2、3个小时才能完成的项目,比赛要求一个人只能用40分钟。工机具也相对落后。没有熟悉的经验,没有准备好的资料 ,一切全凭自己。第一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型比赛就面对着这样近乎苛刻的任务,张毅没有退缩。他和参赛的其余三人团结一心,在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近乎“残酷”的自我训练。
10月的重庆,阴雨绵绵,室外无法练习带电作业。张毅将厚实宽大的遮雨蓬挂在练习场的大树上,每天除了吃饭、看书和打盹以外,全呆在电杆上练习。30出头的壮汉,直练得两腿僵直,无法并拢,走起路来像孕妇一般;双手不停发抖,吃饭连筷子也拿不稳。没有指定的理论资料,只能凭着以往的参赛经验查资料,厚厚的一大摞资料必须在一月之内消化、理解。“那段时间真是太累了”,张毅坦诚地说,唯一的感受就是疲劳,疲劳,疲劳。为了巩固理论知识,大家互抽、互背、互查、默写……能用的方法全用上了。“睡着了,那些数字还在眼前飞,像苍蝇一样。”实在撑不住 “就抱着书睡了”,“半夜被同事摇醒,吃了方便面继续看书。”
此时“张毅”这两个字已不属于他自己,而是代表了重庆电力战线一万多职工十足的信心和庄严的承诺。
艰辛的付出,换来的是丰硕的回报。那次比赛,南岸局夺得团体第八名,总分局西南各参赛团队的首位。张毅因此荣获共青团中央、国家电网公司授予的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同年又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用技术撑起一片天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张毅顾不得“喘口气”,又将目光专注地投向了新的带电作业项目的开展。他多次到现场指挥,解决问题。在多种场合,他都强调要以确保质量、确保安全为最高原则。他要求班组成员要时刻遵循“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和细小环节,做眼见为实的模范、吃透技术的模范、大力协同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全力以赴确保带电作业万无一失。
今年7月16日,周日,闷热的天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南岸供电局金家岩变电站220千伏母线端子发红,可能导致母差保护跳闸,引发大面积停电!张毅又一次勇敢地迎接了挑战。穿上密不透气的、足有4斤重的双层绝缘服,戴上厚重的三层绝缘手套,再套上绝缘帽,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了鞋里。普通人若穿上这副“行头”,别说上杆作业了,就是站上个两三分钟也会中暑。张毅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带电作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四个小时很快过去,母线故障顺利处理完毕。危险解除了,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张毅脱下绝缘服,“哇”地吐了一地,原来是中暑了,大家赶紧扶着他,七手八脚地灌下了霍香正气液。事后他只是笑笑说:“终于在大白天也看到星星了。”
工作苦吗?张毅根本没空去想,只是随着“优质服务”的不断深入日渐忙碌。迎峰度夏期间,他组织成立了“预备抢险队”,随时待命。2004年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只广告气球被吹走后,缠到了220千伏珞金线上造成短路。张毅顶着几乎可以把人吹倒的狂风骤雨,亲手将气球解下,使得送电成功。2005年夏,南岸局110千伏迎龙变电站两颗大树被风刮倒,打在了线路上,张毅带队从半夜3点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8点,红肿着眼睛又投入了新的工作。
处理完繁重的事故,还要巡线,爬到杆上、塔上检查避雷器、瓷瓶等设备运行状况,在崇山峻岭中一呆就是一天。渴了饿了,就在山里的农家搭伙。可巡线的工作,“这还是最轻松的”,张毅说每年迎峰度夏时,他每天至少要喝六瓶霍香正气液,究竟一共喝掉了多少瓶,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手下有一支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铁军”,张毅的心里很踏实。但真正的“硬骨头”还是一个接一个的技术攻关:应力与张力的分析、几何原理的研究、安全系数的推算、可塑性的试验……每一个攻关都是一场“战役”,而每一场“战役”,张毅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为了更快、更好地创新,他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一个个别人连危险点在哪儿都不知道的难题在他手中化成了成熟的项目。“因为我们是最好的,别人的眼睛总盯着你。”张毅实话实说,“辛苦研究一个项目,至少得花半年时间,可来学习的班组5~7天就可掌握。我们只能拼命往前走。”
2005年,张毅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每天安全地把事情做完,就是最好的享受。荣誉永远只是瞬间的辉煌。”面对荣誉,他显得很平静。路,在脚下延伸,这个坚毅的男人,将在带电作业的路上不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