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力专家们的估计一样,今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显示,高速增长依然是我国电力行业最重要的特征。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调控效果显现,经济指标逐渐趋入稳步增长之时,这一特征格外引人注目。
日前,国家统计局在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0.7%,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特别是进入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分别比二季度回落0.9、1.9、7.7个百分点。9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68%,比6月末回落1.6个百分点,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趋稳。“三落一稳”的新态势,在人们期望许久之后,终于姗姗来迟。
不过,尽管投资和工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但发电量却增长了12.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电力增速与工业生产的增速“背道而弛”。于宏观调控敏感人士而言,这一背离多少显得有点不完美,并值得深究。
然而,亦如宏观调控政策难于取得成效背后有原因一样,如果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一电力增长的突显亦有深层次的原因。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这深层次的原因,在目前看来,至少应该有两大推动力——重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和城镇化的延续发展。可以预计,随着这两大动力的持续牵引,这一突显毫无疑问将得以延续,尽管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使得经济的增长步入相对放缓的阶段。
产业结构升级:重工业化持续推进
其实,早在2004年甚至更早的时期,电力行业数据就已经完全显现,我国工业化正在持续升级,重工业化趋势持续推进。
2004年,全国工业用电160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5%,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同比增长13.80%、17.69%。2005年,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80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8,虽然比2004年回落4.27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3689亿千瓦时和14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3%和13.85%,增幅分别回落5.87和3.48个百分点。
仔细分析,重工业用电是轻工业用电的近四倍,重工业用电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用电增速的近两倍。
今年前9个月,全国工业用电量为15380.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9%,其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用电分别增长10.03%、14.87%,重工业用电增速仍大大高于轻工业用电。
考虑到重工业用电量始终高出轻工业用电量,重工业用电增加量对工业用电的增长的推动作用将始终高过轻工业的作用。
因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薛静认为,重工业化是现代化国家必经之途,重工业用电增速高于轻工业的趋势将在很长时期内得以延续,电力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也将继续维持。鉴于此,有必要推动重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管理节约用电,节能增效的成绩将格外显著。
社会结构升级:城镇化延续推进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47%,城镇化第一次写进五年规划。尽管如此,城镇化却早已在我国成“燎原之势”。近来的电力行业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9%。2005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28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9%,增幅比2004年增加了6.07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用电2444.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1%,增幅高过工业用电增长。特别是今年三季度,全社会用电比第二季度增加795.39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增加318.52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增加261.34亿千瓦时,增加量是工业用电增加量的近80%。
尽管城乡居民用电在整个社会用电结构中比例并不高,但城乡居民用电近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可以预计,城乡居民用电增长对全国电力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不断增强。
此外,电力专家朱成章表示,我国石油天然气使用率低,长期以来,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使用结构使得电力的增长即使在宏观调控之下也颇为突显。更加上近年来,国际油价高企,尽管没有准确数字统计,但仍可估计,电力作为基础能源使用的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电力持续高速增长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