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厂首先从加大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力度入手,通过在全厂广泛推行“分享式”培训模式,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培训创新意识,职工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日益高涨,一系列贴合企业实际的培训方式应运而生,“跨跃式”培训,“大修现场上的培训”“岗位互换式”培训等等,培养出了一大批个个能当“技术大拿”、有“看家本领”的技术人才。为了不让人才“断档”,该厂先后从后勤、多经等部门抽调有生产经验的员工100余人,充实到生产一线进行现场培训,既满足了人才源源不断输出的需要,又保证了设备的健康运行。
第二招是积极与新、扩建电厂进行沟通,为支援“千万工程”建设的员工找好“婆家”。该厂人力资源部门多次到河南新乡、宁夏灵武、滕州新源等省内外单位协商人员输出问题,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把工作做细、做实,让职工们彻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解除了大家的思想顾虑。每次职工奔赴新的单位,厂党委、厂部都召开欢送会,并在鞭炮齐鸣中把大家送上新的征程。
第三招是加大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宣传发动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和发动职工积极转变观念和思维模式,从企业与个人长远利益出发,投身到“千万工程”建设上来,投身到华电国际事业发展上来。通过召开座谈会、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在全厂营造出了人人支持“千万工程”建设、人人关心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自2004年以来,该厂已累计集中输送各类人才232名,占华电国际“千万工程”人才输出总数的42%。他们把在十电养成的良好工作作风和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有力地支持了华电国际公司“千万工程”的建设和集团公司的“358”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