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火力发电单位发电量耗水量3.1千克每千瓦时,平均装机耗水率0.68秒立方米每百万千瓦,比80年代大机组平均耗水指标1.42~1.56秒立方米每百万千瓦下降二分之一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6%。
2000~2005年火电厂用水数据
年份
项目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用水量
(亿立方米) |
455 |
470 |
509 |
521 |
597 |
635 |
重复利用率
(%) |
67.5 |
69.1 |
69.4 |
69.5 |
75.0 |
76.0 |
消耗水量
(亿立方米) |
45 |
47 |
49 |
53 |
58 |
63 |
废水排放量
(亿立方米) |
15.3 |
13.5 |
14.4 |
16.2 |
18.1 |
19.2 |
单位发电量耗水量
(千克/千瓦时) |
4.2 |
3.9 |
3.5 |
3.4 |
3.2 |
3.1 |
注:1、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从市区购得的其他水,主要用于生产、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运站等)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区办公楼、绿化、浴室、食堂、厕所等)。
2、取水量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苦咸水以及生活区水。
上表为全国火力发电厂用水数据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增加,全国火力发电厂用水量有所增加。由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逐年提高,单位发电量耗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火电厂单位发电量耗水量为4.2千克/千瓦时,2005年为3.1千克/千瓦时,5年下降1.1千克/千瓦时,下降幅度为26.2%,平均每年下降0.22千克/千瓦时。2005年火电发电耗水量为63.35亿立方米,与2000年发电水耗相比节约了22.48亿立方米。
二、“十五”期间节水措施
1、节水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水的方针政策,制订用水考核制度、奖惩办法及其它相关标准、规范、管理办法等,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水务管理工作水平。如华电集团公司通过制定实施《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促进了节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节水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粤电集团公司的各电厂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建立了节能组织机构和三级节能网络,建立了节水管理制度,开展补水率等小指标竞赛和优化生产运行方式的活动,在节水、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取得成效。
2、依托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挖掘节水潜力。
1)在设计选型时根据各用水系统对水质的不同要求,实行供水质量差异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华能北京热电厂锅炉设计为液态排渣锅炉,不需调湿用水,不设渣场和灰场,实现粉煤灰100%再利用。
2)积极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节水技术,采用成熟的节水新工艺、新系统和新设备,如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降低水冲灰的灰水比,采用节水型冷却方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典型做法如:
山西大同等电厂,将凝汽器由湿式冷却变为间接空冷,节水70%以上,再采用直接空冷,节水幅度进一步加强。华能北京热电厂,国华北京热电厂率先采用城市污水处理站的中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大唐高井电厂,将循环水排污水经全膜处理后作为锅炉补给水水源。山东、天津等沿海电厂,采用海水淡化处理后的水作为锅炉给水补给水源。
鲁能公司2003年,投资5500余万元,建设了黄台和烟台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反渗透除盐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500吨/小时,每年减少污水排放300余万吨。2005年,运河、沾化、黄台、聊热等电厂自筹资金建设和改造了部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回用于循环水系统或冲灰水系统,使生活污水实现了“零排放”。
华能大连电厂通过对循环水泵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运行,每年节约工业水30多万吨。华能北京热电厂通过对循环水排污系统及厂区生活水系统进行节水改造,每年节约新鲜水近100万吨。华能伊敏电厂一期两台俄罗斯机组锅炉干排渣改造后,不仅解决了高寒地区原湿渣系统结冻块等问题,每年还可节约渣系统补充水2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