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铜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专家概括指出,目前中国不仅铜管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在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同时在技术装备的自动化程度方面也在逐步缩小差距。特别通过以上几个行业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其综合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必将引领着中国向铜管生产强国迈进。受到中国铜管产品的强势竞争,对原来几大老牌铜管生产大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迫使他们铜管加工企业走关闭、缩减和海外拓展之路,如英国的本国铜管厂基本关闭,日本、德国等铜管加工企业也纷纷缩减国内铜管生产量,逐步向中国等发展国家实行海外拓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铜管生产制造中心。
面对潜力相当巨大的国内市场,在2010年前,中国铜合金管材生产技术需要在进一步完善纯铜管盘管生产技术、提高装机水平的基础上,开发铜合金盘管生产技术。应该说这些研发是具有符合市场需求变化与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意义的,也是需要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与生产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行业总体发展目标。因此,在2004年以来国内外有色金属价格,尤其是铜价一路高涨而空调等下游产品价格滞涨的情况下,今后一两年国内铜管生产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正处在一个需要调整才能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对企业经营理念与市场应变能力的实际考验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如何化解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是每个铜管生产企业都面临着的主要问题。以上几个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多元化经营、资产兼并重组等举措,正是站在行业发展前沿并结合自身情况而做出的方向性选择,其实也是众多铜管生产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同时还是中国铜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一个前奏。
2、产品结构出现转变
中国铜管生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出口量的大幅提高,说明其产品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都有着很好的成长空间。但是近一两年中国铜管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一些变化,则反映出今后国内市场的需求以及行业发展的转变趋势。
一方面是精炼铜管的出口比例比以往有大幅提高(从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68.0%增长到2005年的79.0%),而铜锌合金管的出口比例有明显下降(从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27.0%减少到2005年的15.0%);另一方面是精炼铜管的进口比例稳中有降(从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86.0%下降到2005年的84.0%),而铜锌合金管、其它铜合金管的进口比例则持稳或有所增加(从2000年至2004年平均的10.0%与3.0%保持或提高到2005年的9.0%和6.0%)。这说明国内市场对铜锌合金管等铜合金管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长,而对精炼铜管的需求量呈现稳定或趋于饱和的态势。
此外,对于中国铜管进口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趋势,行业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虽然从数量和金额上来看,2003年中国铜管率先在铜加工材产品中实现了净出口,但是从累计平均单价来看,各品种均存在着很大的进出口价差,其中特别是铜镍合金管的进出口价差几年来基本都在一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的铜管产品与国外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的铜管生产企业应加大在铜镍合金或铜镍锌合金管等具有高强、耐磨、耐蚀等铜合金产品的研发力度,早日实现这些产品的进口替代,满足国内市场要求。
3、铜水(气)管
铜水管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在建筑供水系统中具有独占鳌头的领先优势。然而中国在这方面的应用与欧美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据悉美国在2000年新安装的铜水管就有3.36亿米,在有跟踪记录的40年时间内,平均年消耗量是23~25万吨,应用比例达到85%;英国的应用比例在95%以上;加拿大、澳大利亚达到85%;香港为80%;新加坡为75%。而中国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实际应用量分别为4.2万吨、4.8万吨和5.5万吨,还不及需求量的十分之一,即中国建筑用水道管的产需之间约有40万吨的缺口。若加上燃气、采暖、太阳能等方面的应用,这个缺口还会更大。行业专家预计,即使2010年国内铜水管的产量将达到20.4万吨,也只能满足需求量的40%左右。
目前国内生产铜水(气)管的企业有10多家,主要包括:高新张铜、海亮集团、青岛宏泰铜管公司、宁波金田集团、浙江天宇铜管厂、上虞金鹰铜管厂、江苏包罗铜业集团、上海申鑫江铜管公司、广东高宝铜管公司等。其中,高新张铜于2004年通过竣工验收的2万吨高精度环保铜水管专业生产线,形成了环保光亮铜水管、环保复塑冷水用铜管和环保复塑热水用铜水管三大品种,涵盖建筑工程所需的各种规格铜水管产品,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铜水管生产基地。据北京奥组委工程部透露,该公司的铜水管已成为北京2008奥运工程使用的首家产品。
另外,2005年8月13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北京奥组委工程部在江苏张家港市联合主办了“北京2008工程建筑用铜水管推介会”,参观了高新张铜。通过这次推介会,工程部领导、08工程总承包单位及业主单位对铜水管的优异性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高新张铜的铜水管生产、技术及装备给予了高度评价。目前,该公司已正式成为国家体育场项目(鸟巢)独家铜水管供应商。
铜水(气)管在使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各种配套管接头采用相应的方式联接(卡套式、压紧式、卡压式、毛细钎焊、黄铜螺纹连接等)。一般小高层住宅,铜管件的使用量平均为每米铜水管需要1.5~2件铜管件;从生产量比较:钎焊式纯铜管件每吨铜管平均生产管件8万~10万件,也就是说当铜水管供应量达到5万吨时,其配套管接件需要15亿~30亿件(钎焊式纯铜管件与黄铜螺纹管件同时生产,每吨铜管生产3.5万个)。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个很有成长潜力的市场。
目前,国内生产铜水(气)管件及配件的企业也有10多家,主要包括:浙江晟星铜业管件公司、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临海恒业铜业管件公司、临海永盛铜业管件公司、海亮集团公司、上海百富铜制品公司、宁波永享铜管件公司、温州天力铜管件公司等。其中,高新张铜与海亮集团是是国内极少数铜水管和管件同时配套生产的企业,这样除了具有销售优势外,也可以降低管件的生产成本,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page_break] 4、冷凝管
铜合金冷凝管主要用在火力发电、石油化工、海水淡化、船舶制造等领域。目前国内生产铜合金管材的企业大多数都能生产一部分冷凝管材,但规模较大的是华菱光远铜管有限公司、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漓佳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高新张铜等企业。
毋庸置疑,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石化、船舶生产国与消费国,同时环保、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之中。据分析,每万KW装机容量就需要近5吨冷凝管,其中仅一台30万KW火电机组就需要近140吨冷凝管(黄铜管近123吨,镍白铜管近20吨),2005年,中国的用电量将达到2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将达4.3亿千瓦,2006年电力行业需要铜合金冷凝管约8~9万吨;中国的造船业将从世界第五跻身第一,造船总量将达1000万载重吨,万吨级以上舰船中所用的铜及铜合金是舰船重量的2~3%,其中铜合金冷凝管需求量在3.5万吨左右;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处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2005年的石油消费量将达2.6亿吨左右(高压石油泵管全部需采用耐蚀铜合金管),乙烯的表观当量消费量为1710万吨;中国海水淡化产业面临快速发展态势,2005年海水淡化的日产水量将大幅提高至10~15万吨,日产淡水1000立方米的海水淡化装置需用铜镍合金管27吨;每百万吨石化蒸馏设备中约铜镍合金管60吨,按此推算石油化工和海水淡化需要铜合金冷凝管约4万吨。考虑到折旧、维修更换与其它方面的应用,以上行业目前对铜合金冷凝管的需求总量接近20万吨。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工业也随之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环境污染却因此日益恶化,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导致的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另外,各地地震及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不断侵蚀淡水资源,对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中东地区水资源本身的缺乏,世界各国开始努力研发海水淡化技术,以求缓解人类淡水资源使用紧张的局面。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日趋成熟,通过海水淡化的途径来获取淡水资源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淡水获取方式,而铜合金冷凝管是海水淡化装置中冷凝器及散热器管的关键材料,如法国一家公司年使用海水淡化铜合金冷凝管就近3万吨,韩国几家单位从我国进口铜合金冷凝管超过2万吨,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正是看准了国内、外冷凝管等产品的巨大的市场潜力,许多铜管生产企业纷纷把投资重点转向这些产品的生产与技术攻关。如,桂林漓佳公司成功研发了黄铜的盘管生产;高新张铜成功研发了铜镍合金超长冷凝管盘拉技术。其中,高新张铜公司可说是近两三年所涌现出的一批拥有冷凝管专业化生产线的企业中的代表,因为其铜冷凝管生产线不仅能利用5000吨挤压机的优势,同时还有轧管机、盘拉、在线退火和大吨位液压拉伸等盘管和大口径薄壁管生产所需的关键装备,现其产能已超过2万吨,实际产量已突破1500吨/月;生产规格最大可达Ф350mm,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铜合金冷凝管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法国、韩国、巴基斯坦等海水淡化和电力企业的稳定供应商。
为了生产在不同使用环境中发挥优良耐蚀性的铜合金冷凝管,必须对腐蚀现象机理和防腐蚀对策进行研究,加强合金成分的优化设计,加强对加工及热处理工艺的研发,这就要求铜合金冷凝管生产企业建立铜合金材料研发平台,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或研究中心,并加强与大专院校、电力研究院所的合作,联合攻关,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提升冷凝管加工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冷凝管的耐蚀性能。
通过以上对中国铜管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诸如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中国铜管生产企业,不论是在多元化经营、创建品牌产品,还是在专业化规模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而这正是企业不断发展、行业整体壮大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所在。
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的铜管行业在不断变化和充满竞争的市场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发展机会。在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铜消费迅速增长的趋势下,世界铜管生产的中心已经从欧美移至亚洲,落户中国。特别是当意识到中国的人均铜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10时,我们更加对中国铜管行业的发展和铜消费增长的潜力都将十分巨大的预期给予肯定的回答。
铜管材的需求增长是铜消费总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铜管产业的发展趋势中,规模化与高端产品是一个主流方向。全球铜加工中心正在逐渐向中国转移,国外一些大型铜加工集团公司纷纷在我国独资或合资建厂,能源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出现世界范围的大幅上涨。在这样一个重大转变时期,可以说行业的应变能力将决定企业的成长环境,而企业的适应空间将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未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高新张铜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顺势应变,未雨绸缪,立志为振兴我国的民族铜加工事业增光添彩,他们现阶段的技术革新、设备升级、规模扩张等等举措,不仅为自身发展做出了方向性选择与定位,同时也为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相信,中国的铜管产业一定能在做大做强的实践中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