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人物 » 电力人物动态 » 正文

送电线路的守护神——张国彦同志先进事迹

日期:2006-11-06    来源:青海电力公司  作者:青海电力公司

国际电力网

2006
11/06
08: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张国彦 同志 先进 事迹

保障线路的正常供电,维护线路的安全运行,是我的光荣职责。

  张国彦,男,汉族,1967年5月出生,籍贯河南,大专学历,1985年11月参加工作,1995年3月入党,1996年任海北电力局送电工区主任至今,1998年至2004年3月任送电工区党支部书记。

  主要荣誉:多次被评为海北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省公司1996年先进工作者、1996—199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02—2003年度四好一满意十佳标兵党员”、2004年十佳共产党员标兵、2002年西北电力系统“优秀文体工作者”。

  主要业绩:强化员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带领送电工区员工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送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张国彦带领的送电工区担负着967.346公里送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

  1995年张国彦从海东供电公司调到海北供电公司时,已有了十年送电工作的经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他担任送电工区主任时,海北地区只有一条64.46公里的110KV线路、两条共计145.7公里的35KV线路,线路陈旧老化、事故不断,工区仅有6名职工,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他义无返顾,勇敢地担起了这幅重担。经过调查研究,他首先从抓人员的技能培训、强化素质做起。每次出工都亲自带队,认真、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使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在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的同时,他注重加强员工的理论培训,使大家不仅会干,而且懂得了线路工作的原理,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快提高,线路运行、检修水平和质量不断上升。

  随着企业发展,送电工区人员从当初的6名发展到现在的35名,其中大专学历8人、中专19人,党员8人、团员15人;管辖的110KV线路从3条增加到8条,计465.466公里;35KV线路17条,计453.762公里。电网覆盖海北四县30多个乡镇,700多个村,覆盖面达80%以上。

  在安全管理方面,他狠抓安全思想教育,培养员工“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杜绝了习惯性违章现象;通过制订完善安全生产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制度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生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明确班组的安全责任目标,实行“三级目标控制”,坚持“三不伤害、四不放过”的原则,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送电工区安全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连续3273天无人身伤亡事故、人身轻伤及设备损坏事故和大面积停电事故,无交通事故的优异成绩。

  1996年,针对海北电网单电源、网络脆弱的特点和带电作业尚处空白的实际,为降低因停电检修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他主动要求开展带电作业,得到了企业领导地支持。他带头负责培训,并请省公司带电作业指导委员会专家帮助指导,用三个月时间对培训人员进行封闭式集训,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填补了带电作业的空白。近年来,共进行带电作业321次,减少停电时间1125小时,多供电量932万千瓦时。1996年他带队参加了全省电力系统比武,夺得三个“单项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张国彦深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证。因此,他在工区人员配置上尽量做到合理、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在班长的选配上他改变以往任命的方式,实行公开竞聘,使技术过硬、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同志走上班长岗位,从而调动起员工的工作激情和钻研业务知识的热情。在他科学有效地管理下,工区的4个班组建设有了大的起色,带电班连续5年被州公司评为先进班组,并获得省公司“双十佳班组”、“青年文明号”称号;运行一班、检测班连续年被州局评为“先进班组”,检修班还被省公司评为“优秀班站”,送电工区多次被州局和省公司评为先进集体。

 [page_break]  结合实际工作,张国彦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对线路进行了5项技术革新,在他带领进行的“110KV带电工器具改造”在省公司第八次QC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三等奖,这也是海北公司的QC成果在省公司首次获奖。“管生产就是管设备,管设备就是管缺陷”,通过对过去缺陷管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他带领编制了《线路运行、检修大卡》,将每条线路的相关资料装订成册,对运行、检修情况细化量化,如同诊断书一样,记录着线路的健康水平,使缺陷管理更合理、更科学,安排下去的工作能及时得到落实,落实情况有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使缺陷管理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创造了青海电力系统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的新模式,使线路一般消缺率从过去的56%提高到现在的98%,重大、紧急缺陷消缺率达到100%。

  自1999年投运的110KV浩-默-祁线,因当时为简易架设,设计不合理等原因,投运后跳闸达24次之多,经过分析研究,查明主要是由于中相、边相引流瓷瓶闪络,硅橡胶合成绝缘子闪络以及引流对塔身放电造成重复性跳闸,他组织技术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并经省公司电研所、州公司和专业生产厂家的多次试验论证,历时两年终于研制成功绝缘护套、绝缘包敷带和硬质引流,该科研成果已通过国网公司专家的鉴定,与原计划更换杆塔相比,该科研成果节省投资2000万元。

  110KV默祁线应用绝缘热缩材料后跳闸率降低到零,提高了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使关系到祁连县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和经济发展的唯一一条能源大动脉得到根本保障。

  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对现状的认真分析,张国彦认识到工区各项管理工作虽然逐步走向正规,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与没有使用有效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长期形成的工作作风有直接的关系。

  为了提升员工的素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他率先在工区内开展“5S”管理,教育员工努力养成“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有规定按规定做”的作风,把“细节注定成败”的理念贯彻到每一名员工的工作中,有力地促进了工区的规范化建设,摆放整齐有序、管理井然有条的库房成为工区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多次受到各检查小组的好评与认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任务繁忙的情况下总是尽可能挤时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知识,以适应新时期对党员的要求。在工作中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职工中起到了榜样作用。

  在任送电工区党支部书记时,他要求工区党员在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率先强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分配到不同岗位,使每个班组都有一名党员,从而使党员真正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以点带面”的作用,做到了“党员身边无事故”,工区党支部多次被海北公司和省公司评为先进党支部。

  海北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送电线路处在人烟稀少、常年冰雪覆盖、野狼出没的高山峡谷中。2002年春天,他带领4名员工冒着大雪对110KV北浩I回139#--141#覆冰情况进行观测,已连续下了几天大雪的大坂山上最深处的积雪达到两米,刺骨的寒风裹着漫天大雪迎面吹来,睁开眼睛都十分困难,他第一个向山上艰难地爬去,在齐腰深的积雪中每挪动一步是那么的艰难,大家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一边吃力地爬行,一边认真地观测着导线上的覆冰。

  当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大家的衣服、鞋袜都已经结成了冰块,手脚、甚至身体都已经有些麻木,但大家的内心是温暖的、心情是舒畅的,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榜样的示范效应。这种风雨无阻的巡线每年都有很多,这些年来他亲自带队巡视线路200多次,行程达16.8万公里。

  对送电员工来说,事故就是命令。有一年春节,在声声爆竹中,大家正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共渡新年的喜庆气氛中,突然接到事故电话:110kv浩—默—祁线跳闸。他马上打电话召集工区人员驱车赶赴300公里外的现场,到达现场天色已晚,大家顶着凛冽的寒风、忍受着饥饿,一直干到深夜一点。当回到家时,爆竹声迎来了新年的又一个黎明。“保障线路的正常供电、维护线路的安全运行。”这是每名送电员工心中坚守着的坚定目标,也是他们执着的工作追求。

  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共产党员张国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