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驾驶时都是统一的车,但真正以后开的车却可能是富康、丰田,也可能是标志、别克,或桑塔那、捷达,总之各种车型的装置不一样,操作也不一样。传统的变电运行仿真培训,也是标准的、带有共性的培训,能否在计算机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个性化的变电站运行仿真培训呢?在贵州没有先例,在南方电网公司系统没有先例,在全国也少见。而在贵州凯里供电局的变电运行人员却实现了这个飞跃,他们可以通过单机、局域网、英特网进行变电运行的仿真培训,这种培训不受时间、地域、环境、人数的限制,而且网上的设备与现实的设备一一对应,直观、真实,不仅可以演练,还可以考试,深受职工欢迎。而开发这个系统的竟是一位没有学过计算机专业,仅有大专文凭,在变电站运行岗位上工作了17年的变电值班员周海燕经过两年多的刻苦钻研完成的。
"奇思妙想",萌发了周海燕要把变电仿真培训搬进网络的梦想
周海燕,三十多岁,中等个儿,一头微卷的、淡黄色的披肩发,穿着紫色的有编花的时髦套裙。她不善言谈,没有多的话,看得出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她却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小时候,她看见蚂蚁搬家,总要寻求蚂蚁的蚁穴,发现搬家的真正原因;为了探索天上的星星,她花了800元买了高倍望远镜,虽然很低档,但却使她看见了用肉眼看不见的世界,给她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她从1989年到凯里变电站工作,就一直从事运行值班工作,对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及操作都非常熟悉。但每次变电运行演习的不直观、费时费力,又让她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她告诉记者,进行实操演习时,总是有很多人在一个变电站,浪费半天时间,也就考试一个题目,处理事故的现象都是贴一些纸条子来表示,不能真实地再现故障现场,而且不能操作,因为变电站的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是不能随便动的。在培训中心仿真机上培训时,也只能在盘台上操作,虽然培训时也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面对不一样的设备出现故障时就糊涂了。她想,如果把每一个变电站的设备都做进计算机里,在计算机上进行演习,这样既不受人员、时间限制,而且还可以为县局来参加演习的人节约差旅费和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广大运行人员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该多好啊。于是她萌发了要利用互联网,通过网页技术模拟变电运行,把变电运行仿真培训搬进计算机,让技术培训更直观、更灵活、更经济、更高效的梦想。
但要实现这个梦想,对于一个只读过三年发配电专业的大专生来说,又谈何容易。贵州电力培训中心那套仿真系统可是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做出来的,而且费用几十万。她能行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梦想成真
周海燕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她想到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她买了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自学,而且上QQ,向有这方面知识的人请教。为了编程,她学习语言程序;为了使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能表现在计算机上,她学习数码图片处理相关知识;为了把设备画下来并表现在计算机上,她学习绘图软件;为了制作网页,把设备故障及处理的现象及过程一一反映出来,她学习网页软件;为了储存资料,她又学习数据库。总之,需要什么知识,她就学什么知识。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的生活也不再有规律了,经常是方便面、饼干、馒头和水果凑合,夜里12点以后休息是常事,有时为了一个操作流程、为了一个表现形式,她要苦思苦想一整夜。
要完成这套系统,不仅要有计算机知识,还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她借了一个清晰度高的照相机把设备拍摄下来,录入计算机,把主变保护屏等用软件画下来,她还找调度、修试部门,了解事故的表现形式,处理事故的过程,然后通过图象,再融入一定的程序,她模拟了6种类型几十条事故,把曾经发生过的故障,以及事故预想都模拟进计算机。使运行人员能直观地看到事故发生的表象,并能按步履处理。
[page_break]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两年多的学习、钻研,2003年8月,她的第一个版本出笼了,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七次修改,终于在2005年12月全部完成了220千伏凯里变电站、110千伏青山变电站和110千伏白午变电站的实操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由最初的只有故障信息显示功能还不能进行倒闸操作,到能在模拟图版进行一、二次设备的倒闸,最后到开发成"学习型"和"考试型"两个版本。
周海燕在开发了通用型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后,激发出她更大的开发创新热情,她的第二个研发项目"倒闸操作快速开标票系统"已基本成型,而且她的开发技术在电力调度、电力抢修,二次设备教育的领域都将有广阔的前景。更难得的是,周海燕的成功,还激发起了她周围职工的创造热情,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难题,过去变电站统计电量是人工计算,现在都用微机自行计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周海燕多次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的开发成功,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当领导知道她开发这个系统后,还专门派她去成都电脑公司学习软件、学习多媒体,为她购买了高级数码相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报销书费,而且工区还组织人专门到调度、修试部门去收集故障的信号、故障处理步骤,拍摄变电站的设备并进行图片处理,配合自己完成开发工作。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同事们的真诚帮助,是自己能坚持到今天的最大的动力。
变电运行工说:这套系统对专业学习很有启发
在计算机上,周海燕熟练的演示着这套既有实操功能,又有考试功能的仿真培训系统。她模拟了在青山110千伏变电站事故处理的演习,主变跳闸,警示灯闪烁,然后根据故障查找故障点,结果是AB相电流突增,主变保护屏差动保护动作,然后根据故障点进行正确处理。如果没有查找到正确的故障点,或没有正确处理,页面是关不掉的,督促你继续查找,如果实在找不出来,也可以提示你,而且还能跟踪记录你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以便你自己总结。
她还演练了在线考试,这套系统将传统的考试模式与先进的网络应用相结合,自动生成考生证号,实现考试时间实时显示和倒计时功能,当考试到时后,如果考生还未提交试卷,系统将自动交卷,而且考生还可以实时查询考试成绩。
这套系统,还可随时根据设备的更新或变化,进行修改,而且可以增加事故故障模拟题,可以使职工对变电运行知识的学习与时俱进。
新到凯里变电站工作两年的运行值班员王常沛告诉记者,传统的反事故演习单调,学习不方便,而现在仿真培训系统挂在网上,增加了学习机会,只要有电脑,能上网,就能学。而且事故发生后的现象有直观的印象,什么灯亮,什么设备启动都很形象,对专业的学习非常有启发。
变电运行工区的党支部书记杨朝文对记者说,由于这套系统方便职工学习,使职工的变电运行演练成绩由过去的七八十分,提高到现在的八九十分。变电运行人员的业务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专家认为:通用型变电运行仿真培训系统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2005年12月16日,贵州省科技科组织专家对该套系统进行验收,认为:这套系统利用网络平台,借用图形、图象、多媒体技术,真实再现了各指定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以及各变压等级的变、配装置,并因地制宜地针对指定变电站可能出现的各类事故,结合实际安排培训内容和虚拟仿真内容,针对性强、真实性强,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系统具有资源占用率低、扩充能力强、设计流程合理等特点,功能较完善,能满足变电运行人员的现场培训需要,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技术先进、成熟,结构合理,属自主创新,在真实再现设备状况和降低培训成本上属省内首创,这套系统投资省(仅七万元),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这套系统的应用,还可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就拿凯里供电局来说,按每人每次到贵阳进行仿真培训的费用2600元计(包括培训费、交通费、住宿费等),贵州电网公司系统4000名变电运行工,一人次的培训费可节约1040万元。按每人每次进行传统实操演习所需费用约580元计, 全省4000名变电运行工,则每人次可节约14.4万元。而且变电运行人员通过这套软件学习,提高了业务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缩小了事故范围,从而间接地为企业节约了购买及维修设备的费用。
更重要的是,职工的运行水平提高了,减少了安全生产的事故,也就保证了对社会的优质服务,为供电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可是无形资产,不好用钱来衡量的。如今这项开发成果,不仅在凯里供电局逐步推广,而且今年7月将在铜仁供电局推广,实现其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