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河口区供电公司市场营销工作连连告捷,供电量突破两亿千瓦时在望。要论贡献,客户营销中心的韩永乐、徐志云和李洪启三人功不可没。他们三人各有所长,又配合默契,被称为营销队伍的“铁三角”。
“外交官”韩永乐
韩永乐先后担任过三个供电所的所长,对河口区供电市场的情况十分熟悉;别人摆不平的事,他一出马就能搞定,是主管营销的“外交官”。
今年6月份,用电大户富海化工有限公司因变电站故障引起停电。该厂负责人翻了脸,为此扣住当月三十多万元的电费就是不交,营销人员多次上门解释都无功而返。韩永乐听说后,多次到富海化工催缴电费。他不怕人家给脸色看、坐冷板凳,一次次耐心解释,并承诺服务一定保障,但电费不能不交。最后连厂长都被他软磨硬泡烦了,说:“老韩哪,你这人怎么跟牛皮糖似的,沾上就不散伙了。电费我给还不行吗?”
今年转接西崔地区油田转供负荷时,有三家企业为了能继续享受油田转供电带来的“好处”,他们不仅在与供电公司的商谈中百般刁难,而且还暗中指使村民阻挠施工队接电。几次碰壁后,公司经理燕清然发话了:“这事还得老韩出马!”韩永乐接受任务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缘由。他主动上门邀请这三家企业的厂长面谈。一开始,对方态度非常强硬,说“只要我当一天厂长,就一天不用供电公司的电!”大家也都劝他:“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得罪人呢!”韩永乐不服这个劲,他说:“我就不相信,正常工作怎么会得罪人!”他连着两个月一有空就上西崔,一连跑了十几趟,对这三家企业的负责人晓以利害,大力宣传转网用电是大势所趋,靠油田转供电非长久之计;同时为免除了他们转网用电的“后顾之忧”,他在征得公司领导同意后,开出了“由供电公司投资上变压器、允许电价分步到位、维修服务优先保障”的三大优惠条件,在公司与客户利益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在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下,这三家私营企业于8月上旬顺利接入了地方电网。
大家为这事开玩笑说:“老韩的脸皮就是厚,不怕捶、不怕骂,客户撵都撵不走。”韩永乐则说:“为了工作,我豁得出这张老脸去!”
“冷面孔”徐志云
与老韩的丰富经历不同,徐志云从进电业局起就一直待在营销岗位上,电价管理、电费核算、抢修服务样样精通,十几种资料搞的井井有条。如果说老韩“主外”,那么老徐就是“主内”的。
在5月份的内部飞检中,查出部分商业用户存在居民生活、非居民生活用电不分的情况。对此,徐志云花了一个月时间,带人对所有登记在册的商业用户进行了一次电价普查,挨家挨户查看现场,核对分类电价执行情况,并重新修改签订用电协议。经他检查修订用电协议的有200多户,确保了分类电价执行到位。
在春节前的营业普查中,管理人员发现供电所自用电居高不下。春节刚过,徐志云就带领稽查人员挨个站所检查,挨宿舍察看,终于发现问题出在有人私用电炉子取暖上。问题查到了,可怎么处罚却成了难题。原来,打头的正是曾经多年和徐志云在一个科室工作的老搭档。徐志云知道大家都在看他怎么处理,处罚意见很快出来了——除按规定超额的电费由个人掏腰包外,再加罚款100元。老搭档打来电话,嫌他不够意思;他说:“我和你够意思,对大家可就不够意思了。这样下去我还怎么去查别人呢!”
因为他办事从不讲情面,大家都说徐志云是个“冷面孔”。可他对此有自己的原则——只有一视同仁,才能在检查中做到一碗水端平。
一丝不苟的“李工”
“李工”大名李洪启,负责业扩报装业务。这人从早到晚一身浅褐色工作服,和他本人一样一丝不苟。大家都称呼他“李工”,这俩字恰如其分的概括了他十多年的业扩生涯。
李工先后在工程公司、生技部负责工程设计和预算,一双脚跑遍了河口区的沟沟坎坎,可以说没有他没去过的业扩现场。李工跑现场,那叫一个绝。有一次开发区一家钢管厂上电,李工恰好有事没去成,就让生技部的小昝去跑现场了。结果等小昝做出设计图纸给李工审看时,他一看就指着图纸上的一处说:“这个地方应该有一条10千伏线路的,你怎么没标出来?要知道跨不跨越线路可对施工影响大了!图纸不准确,作出来预算也不对啊。”
李工不仅搞业扩非常认真,而且经常热心为客户解答技术问题。有的老板看到李工管业扩、搞预算,动动笔就能省下个万儿八千的;于是就想和他拉关系,多次请他喝酒。遇到这种情况,李工总是婉言谢绝。他说:“我就是一个技术员,只会跑现场,不会喝酒应酬!”时间长了,人家一看李工这么“板”,也就不来纠缠他了。
“铁三角”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给他们仨总结了一个顺口溜:“老韩一张嘴、老徐一张脸,加上李工的两条腿,撑起了供电营销的半边天。他们仨可是雷打不动的铁三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