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0日,南阳方达发电运行有限公司南阳热电2×210MW项目首批运行人员的理论培训已进行一个月了。南阳热电项目是南阳方达公司受托运行的第二个项目,首批20名培训人员是该公司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出的佼佼者,他们担负着南阳热电项目生产准备工作的重任,担负着方达公司发展壮大的希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怎么样?学习效果好不好?更为方达公司上下所关注。
校园里新来的“Old大学生”
2006年9月10日下午,随着一辆长途客车缓缓驶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学生宿舍区,标志着南阳方达发电运行有限公司南阳热电项目首批20名人员的理论培训学习计划正式拉开了帷幕。
上班多年后能够重新回到大学校园接受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大家都十分珍惜这次短暂的培训。
走在校园中,这批“新生”,虽然也同其他学生一样提书包、课本,但面孔要成熟的多,常会引来异样的眼光,会被当成“Old大学生”,也会时不时的被一些学生当成是学校新来的教师,闹出一点小插曲。
培训学习生活并不轻松
影像中的大学应该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决然少不了罗曼蒂克。但事实却告诉我,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个学习氛围相当浓厚的地方,轻歌曼舞在这里是没有市场的,由此对公司为什么千里迢迢独选水电学院作为培训地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次培训的课程安排,是相当紧张的,星期一到星期六,每天安排6个课时,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从9月11日到11月12日,要在短短的70天内,学完13门课程,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大家的起步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很认真迈力。为了能够把白天老师讲过的知识消化掉,大家自发的在吃过晚饭后,就提着书包到教室上自习,常常学到10点多钟,直到学校勤工俭学的学生打扫卫生为止。没有人强迫,也没有人偷懒,这一切皆源于自然,源于人生的一种感悟。上课时间专心致志听讲自不待言,连下课休息时间大家也不放过,对不懂的问题总是问个不停,常常会因此影响到下一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大家的学习热情也深深的感染到了每一位讲课的老师,一位讲热工控制理论的老师因此牺牲晚上休息时间为大家义务加了两节课。一位以治学严谨,从事电气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20多年资深教授说,在我教过的成人学生中,像你们公司员工这么认真钻研的学员并不多见!赞美之辞溢于言表。
本次接受培训的20名人员,年纪都在30岁左右,都处在一种充满理性而又不失激情的时期,有着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力,正如公司丁亿书记培训前动员欢送会上讲话所言,大家都希望抓住公司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公司的发展壮大统一起来。方达公司南阳热电项目的两台210MW机组为每一个立志于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未来昭示希望,希望产生源泉,源泉产生动力,这或许可以解释大家为什么全力以赴、激情满怀的投入到学习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忙里偷闲,锻炼身体
单纯的培训学习,坦诚的讲,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高强度的学习,需要人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清新的思考力,因此没有良好的身体作依托是很难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的。公司为大家购置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健身体育用品,供大家在闲暇的时候锻炼身体用。早晨6点钟,宿舍的灯一亮,大家都纷纷起床,结伴去跑跑步,打打羽毛球,舒展一下身体,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爱好篮球的同志们,则利用下午空闲的时间抽出一点时间,打场比赛。比赛的输赢往往并不重要,身心的舒畅和大汗淋漓才是终极追求。
正之谓“学习诚可贵,健康价更高。”,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想家了,就打个电话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怀诗。现代的交通发达,通讯技术方便,纵是相隔千山万水,远在异国他乡,只要条件具备,想见面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郑州距离南阳不过200多公里的路程,往返全程高速只需几个小时。这批培训人员大部分都有了小孩子,年龄在几个月到几岁之间,正是缠恋父母的时候,也是幼儿的身体发育期和疾病多发期。作为幼儿父母之间的一方离开之后,令一方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在培训期间,没有人因此请假,也没有因此而旷课,更没有人私自返回南阳。
首批培训人员深知自己肩负着公司继往开来的历史重托,要高质量的完成和掌握各种理论培训知识,切实掌握200MW机组的各种必须运行技能,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进行开创性、前瞻性的工作,才能不辱使命的在2007年9月份顺利把#1机开起来,为践诺 “卓越方达”的企业理念绘就蓝图,为企业的发展铸就一座拓疆的丰碑!理解于此,培训人员只能通过电话对家人说一声“辛苦了!”,仅此而已。
期待方达公司首批培训人员能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为后续人员的培训进程踏出一条捷径和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