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芜湖发电厂锅炉检修部高级技师李学忠
“搞技术的,首先是要打好基本功,要善于摸索,要肯学肯问,工夫到了,技术也就出来了。”这是芜湖发电厂首席员工、高级技师李学忠的心得。
今年51岁的李学忠,在芜湖发电厂的26年里,凭借努力学习练就的扎实基本功,不断探索,自1986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1—2项新成果问世,为工厂创造了至少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李学忠毕业于淮北电力学校。“刚到发电厂时,对于这些机器,几乎是什么都不懂,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在机器面前,似乎都失灵了。”李学忠说,当时他是班组的技术员,不懂技术,他就从收集图纸做起。每天跟在厂里的老工人后面,边看边问,一张图纸,他能摸索一晚,直到懂为止。6个月后,李学忠就能独立操作机器了。
技术上的问题,李学忠是下了工夫的。进厂后,每天,他都要顺着生产线,把各种机器看一看,听声音、摸温度、用仪器校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要不自己琢磨,要不请教别人。就这样,他坚持了两年半,直到今天,他还保留着记技术日记的习惯。李学忠说,钻研技术,人不能懒。进厂26年来,他在一线班组的时间超过了18年,几乎所有的操作工种都干过,这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现在,他对自己负责的机器,如果出故障,听别人描述,他就能大体判断出问题在哪里。
从1996年开始,李学忠逐渐显示出了技术上的优势。一次,厂里的14号锅炉的连轴器出现故障,由于这个设备每隔7、8个月就会出一次问题,厂里有人提出要更换新设备。李学忠认为,如果换新的,再次出现问题怎么办?要知道,这种机器每次点火需要12吨柴油。自己找问题、画图纸后,他发现不是机器本身的故障,而是因为安装上出现了误差。经过改造后,故障解决,到今天也未出现故障。此次改造,他为厂里节约了近7万元。
2002年,由于全厂8台钢球磨煤机的进出口料斗出现问题,李学忠带领厂里技术小组进行改造。改造结束后,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多,直接为厂里节省资金20多万元。由于这次改造降低了机器的阻力,排粉机的功率从原先的560千瓦降低到400千瓦。厂里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每年5000小时的电力负荷来计算,这个改造可使厂里节电640万千瓦时。
仅仅善于摸索还是不够的,李学忠的成功还在于他的好学。他说,只要是搞技术的人、只要是有机器运转的工厂,就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他自己就经常向刚进厂的年轻人求教。由于学历不高,很多计算机软件他都必须自学。为此,他自己购买了《AutoCAD2000》、《锅炉技术500问》等书籍学习,通过自学掌握的一种绘图软件,熟练程度连一些高级工程师都自叹弗如。他还积极总结,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中发表了《DN900圆风门增加滑动轴承解决卡涩缺陷》等论文,有的还被评为优秀论文。
在勇攀技术高峰的同时,李学忠还注重培养青年技术人才。在他的培养下,一批青年技术工人成长很快,2004年的全市焊工比赛、2005年的钳工比赛,他所带领的锅炉检修部两夺团体冠军。
出色的技术给李学忠带来了不少荣誉,他是安徽省总工会评定的十大能工巧匠、中电投华东分公司技术能手、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连续两年被授予芜湖发电厂首席员工。现在的李学忠还保留着进厂时的习惯,会时常顺着机器看看、摸摸,同时负责该厂对外检修公司锅炉专业部分,成了厂里拓展对外检修业务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