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地区电力隧道总长度已达550公里,长度和规模位于国内前列。长期以来,由于隧道内存在通讯信号屏蔽现象,运行人员开展电缆线路及隧道日常运行维护工作时,与外界隔绝,难以和其他人员取得联系,无法及时传递信息。一旦发生险情和突发事件,相关人员也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详情,并进行针对性部署。为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年底,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公司开始着手进行隧道应急联络系统研究及试点建设工作。公司技术人员与相关厂家历时五个多月,反复研究调试,先后完成了运行监控中心端和奥运村站端的应急联络系统的安装工作,经测试系统效果良好。
该系统针对运行巡视工作特点,开发了固定式、便携式两种应急通讯电话。固定式应急电话专设于隧道侧墙,运行人员按住“呼叫”按钮,电话将自动拨入运行监控中心,通过运行监控中心,可将电话转拨到其它固定电话及手机,系统信号稳定,音质清晰,目前已经有5套固定式应急电话安装在奥运村至北辰会议中心变电站隧道中。
另外,隧道内加装了应急通讯端口,运行人员可将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电话直接插入端口使用。应急电话自带按键,运行人员可直接呼叫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或者自行呼叫指定电话号码,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目前应急通讯端口已经在奥运村至北辰会议中心变电站隧道中安装54套。经多次现场测试,两种电话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应用,隧道内应急联络系统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能够与运行人员的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消除隧道内的信息不畅现象,进一步推进了电缆网运行巡视工作的精细化。在后续的工作中,电缆公司将推广该项技术,在长安街标准段继续应用该系统,构建更为广泛的隧道应急联络网,确保生产运行环节可控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