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技术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电科院可控串补技术取得新突破

日期:2009-02-04    来源:中国电力科学院  作者:中国电力科学院

国际电力网

2009
02/04
13: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 电科院 技术

  2009年1月9日,“输电系统中灵活交流输电(可控串补)关键技术和推广应用”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申报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不久后从项目工作组又传来重大喜讯,该项技术成果又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伊冯可控串补装置(TCS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09年1月14日~15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电网有限公司、伊敏电厂、齐齐哈尔超高压局等单位共同在伊冯500kV送出系统进行了可控串补装置(TCSC)抑制次同步振荡(SSO)试验。在两天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了25项系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我国可控串补技术不但可以抑制次同步谐振(SSR),还能够充分抑制次同步振荡(SSO),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伊冯可控串补装置是我国第一套自主设计、研制、调试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500kV可控串补装置,也是目前世界上补偿容量最大、额定提升系数最大的可控串补装置。伊冯可控串补装置于2007年10月底完成系统调试投入试运行,并于2008年5月12日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项目验收。系统试验和运行实践表明伊冯可控串补装置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控串补装置具备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功能。

  2008年3月,伊冯送出系统出现了次同步振荡现象,次同步振荡现象将严重影响了系统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次同步谐振现象不同,伊冯次同步振荡的振荡幅值小,线路电流中次同步分量与超同步分量相差不大,并且持续存在。国外曾报道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出现过次同步振荡现象,并有安装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自动电压调节器(AVR) 等设备的系统可能出现次同步振荡现象的研究报道。通过可控串补装置抑制系统中出现的次同步振荡,之前还未有先例。

  为攻破这一技术难关,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领导十分重视,迅速部署了对次同步振荡现象分析和抑制措施的研究工作,成立了以邱宇峰副院长为组长,周孝信院士为总顾问,我院电力系统研究所、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电网数字仿真技术研究所三个研究所的多名专家组成的专题工作组,并且组织了一支30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在系统试验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创新性提出了通过可控串补装置抑制伊冯次同步振荡的措施。2009年1月15日,可控串补装置抑制次同步振荡试验圆满结束。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附加控制措施,在不同的系统运行方式下,国产可控串补装置都能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现象,这表明国产可控串补装置已成为全面解决系统次同步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对保障系统和大电机的安全运行,建设坚强电网具有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又迈上灵活交流输电技术新的世界制高点。

  [注]以可控串补技术为代表的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代表世界最先进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电科院是国内唯一,国际上第四家掌握此项技术的单位。它利用电力电子等先进手段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适用于220千伏、500千伏、750千伏和特高压等各电压等级电网。本项技术的成功创新,有力推动了我国交流输电技术的创新进程和产业升级。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的串补装置已在国内外25条输电线路上应用33套,总容量超过1087万千乏。因采用该技术节省投资约40亿元、节省线路走廊长达3200多千米。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