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鹰潭供电公司在最低气温零下2度的“类冰灾”气候环境下,成功举行鹰潭电网首次交流短路融冰演习,鹰厦电气化铁路输电线路110千伏月铁I线导线最高温升达到8摄氏度。此次“实”战演习为鹰潭电网交流短路融冰积累了宝贵的操作经验和原始数据。
“这次演习具有‘实战’特点,一是气候环境与08年初冰灾期间很相似,二是选择了08年冰灾中倒塔9基的鹰厦电气化输电线路月铁I线作演习线路”,在演习指挥部,演习副总指挥龚继平向笔者介绍,“我们采取交流短路融冰方式,在月铁I线185号杆处短接三相导线,通过10千伏开关柜经由电缆将融冰电源送入月铁I线。这种融冰方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在鹰潭电网属首次。”
当日上午10:45分,随着演习总指挥、该公司总经理郝跃武一声令下:“合上10千伏南开线928开关”,融冰“实战”正式打响。
由于是首次进行演习,鹰潭供电公司为确保演习的设备和人员安全,对短路电流和设备发热都进行了严谨的计算,并制定了详细的演习方案。因为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演习小组十分谨慎,设定导线温度上限为45摄氏度。
为及时掌握线路温度升高情况,演习指挥部派出了4路人马共16人沿线测试导线温度,还安排了专人测试变电站内演习设备的温度。
“1号监测点报告导线温度情况,1号监测点环境温度零下2.6摄氏度,导线原始温度零下2摄氏度,5分钟测试温度1摄氏度,温升3摄氏度……”,“站内设备温度无异常升高”。10时45分,演习现场指挥部接到了线路监测组和变电站内监测组的监测报告。
“请各小组继续监测导线温度,每5分钟报告一次测试温度情况”,指挥部按演习方案下达了命令。
11时45分,融冰电源已经接通一小时,4个监测点陆续报告的导线温度趋于平稳不再上升。演习指挥部对导线温度上升曲线进行了细致分析,导线最高温升达到8摄氏度,已经符合融冰要求。11时50,融冰电源断开,演习结束。
鹰潭市政府应急办袁主任全过程参与了演习,他评价道:“这次演习为鹰潭市电网抗冰应急响应积累了宝贵经验,供电公司的应急能力得到了提升,达到了预期目标,演习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