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刚开始,中国电力行业的脚步略显沉重,金融危机阴影挥之不去,2008年理顺能源价格并未提及电价,全行业只能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电力改革为电力工业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但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累积到2009年的未尽事宜还有很多。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还未完成,电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电网调度监管体系尚不健全。2008年10月27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赵小平在第17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大会上表示,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要在巩固“厂网分开”基础上,逐步推进主辅分离,改进发电调度方式,加快电力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和有效监管下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主辅分离是下一个突破口
电力体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能“一刀切”,只能从眼前着手,抽丝剥茧。厂网分开后,主辅分离就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安排,“主辅分离”本应是继2002年年底“厂网分开”后的下一步改革内容。之所以要剥离辅业,主要目的在于厘清电网运行成本,为政府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2007年,国资委牵头进行了主辅分离新方案的制定,年底终于成型。但2008年年初雪灾过后,来自电网企业的一种意见认为,送变电企业和设计院与电网关系紧密,不应作为辅业剥离,否则面临突发情况时,无法高效组织抢修队伍,将影响正常的电力建设和维护。
可以看出,主业和辅业的拆分要比“厂网分开”更加复杂,中电联相关人士表示,主辅分离涉及各种利益关系,价值链繁多,是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肯定要慢、要长。
尽管如此,主辅分离工作还是应该加快步伐向前推进,这是提高电力企业效率的必经之路。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书记李保民表示,要进行主辅分离,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尽快开展清产核资、界定产权这些基础性工作,把有限的国有资本投入到主业上去,大力发展新能源。但特殊的行业应该采取特殊的方法,并慎之又慎。
输配分开尚需摸索
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输配分开,主要是对大用户直供方面,有些地方已经采取电网、电厂、用户三方探讨的方式,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时产生了自觉行为。
输配分开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200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各省级电网2007年销售电价和输配电价标准,以促进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
然而,输配分开面对的困难不可忽视。某电网企业领导表示,电网发生事故时要切除部分负荷,如果输配分开,信号传达就不如以前及时,执行会有商量的过程,电网的平衡是微秒的,几秒钟处理不好就会对电网产生巨大影响。输电和配电一体的规模效益还是比较明显的,冰灾和地震中有些分开配电企业无法及时自救。
2009年,对于输配分开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需要充分地在输配分开试点企业进行调研,为输配分开提供现实依据。中电联专家表示,输配分开必须有一个摸索的过程,由摸索到试点、定规则,最后开始比赛。
电价尴尬亟待解除
金融危机为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空间,但为避免提高电价刺激整体经济,加之煤价下跌,电力行业企盼供需缓和时提高电价的愿望在2008年化为泡影。
实际上,电价改革涉及的利益太多,无论何时改革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然而,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止电价改革。如果电价形成机制不改,仍将导致电力企业政策性亏损,电力市场改革就失去了意义。如果2009年电价得不到理顺,时间将证明,电价上涨带来的社会影响,远远比不上电价违背市场规律所产生的后果。
李保民认为,将价格放开也许效果会更好。利用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调整,市场会有自己的更正机制、纠偏机制。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根据供需关系,随行就市,政府可以设立高低限,但是方向还是市场化。
同样,电价的市场化也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电力专家朱成章说:“电力工业对居民用电、农业用电、支农产品的优惠数额巨大,电价市场化之后,这部分优惠可能要政府补贴,如果政府对理顺电价不下决心,就无法改变这个情况。”
国企改革有待加快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200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2009年将继续沿产业链和价值链方向,围绕做强做大主业,加快推进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等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由此不难看出,电力企业将在上下游资源整合方面继续前行。
另外,针对国企改革工作,李荣融在2008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关于公司制改革,李保民认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革对电力行业有重要意义,应该大力引进外资、吸引机构投资者。李保民还表示,电力企业也可以和煤、油、机械制造企业等国有企业交叉持股,形成股权多元化,应积极接纳机构投资者。股权多元化不会影响安全生产,在股权多元化的环境下也有一套控制办法、监控手段,保证电力行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