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13时28分,在晨曦初绽的三门核电现场,随着2600吨履带吊的精准落钩,中核机械工程圆满完成三门核电二期4号机组蒸汽发生器B的吊装工作,从设备翻身到成功就位,过程共历时6小时17分。中核吊装人以匠心为引、以安全为纲,在雨过天晴的画卷里,刻下又一枚坚实的印记。
单机翻身显匠心 毫米就位铸精品
蒸汽发生器是CAP1000核电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外形呈圆柱体结构,直径约5.6米,高度度超过24米,吊装总重约815吨。蒸汽发生器在核电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它将反应堆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进而驱动汽轮机发电。因此,蒸汽发生器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整体运作性能。本次吊装步骤分为单机卸车、设备翻转、组件安装、翻身竖立和吊装就位五个阶段,项目部采用单台2600吨履带吊单机翻身工艺,实时精准掌控吊机变幅和起升幅度,确保设备重心垂直稳定。经过翻身竖立、提升、变幅、回转后设备精准就位,全过程安全平稳受控。
狭缝穿针靠功夫 毫厘不差展实力
吊装过程中,设备翻身竖立与吊装就位是两大关键,由于核岛内部空间狭小,设备必须保持绝对垂直的姿态才能精准插入预定位置。为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与顺利,项目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吊装方案,对吊装设备运行、作业流程、安全防护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组织多次“沙盘推演”,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现场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作业团队严格执行“毫米级”微调控制,配合全站仪、倾角传感器等精密仪器实时校准。经过数小时的作业,蒸汽发生器最终被精准地落钩到预定位置,各项技术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
党旗引领助攻坚 标杆示范创一流
项目部坚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作用,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优化吊装方案优化。在模拟演练和实际吊装现场,党员冲锋在前,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和施工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在狭小空间精准就位阶段,由党员班组长带队实施"毫米级"微调操作,最终实现"零偏差"就位。项目部通过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质量管控、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激励全体施工人员以党员为榜样,严守安全规范,提高工作效率。
此次蒸汽发生器B的顺利吊装就位,不仅展现了中核机械工程卓越的吊装实力,更为三门核电3、4号机组后续设备吊装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项目部将积极践行“安全至上、绝无一失”安全理念和“六大控制七个零”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新时代核电建设的征程上勇攀高峰、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