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勘集团下属测绘地理信息公司(孵化)(以下简称:测地公司)采用防撞无人机,仅用3分钟就搞定了某大型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流道斜弯段的“疑难杂症”体检,标志着集团在水利水电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又迈上了新台阶。
传统检测手段面临多重掣肘
作为水电站的"生命线",水轮发电机组流道斜弯段全年处于全封闭、非视距、无光源的极端环境,长期面临检测难题。常规三维激光扫描等手段需实施高位吊装作业,存在三大痛点:单次检测成本高、作业时间长、数据完整度不足,且存在高处坠落风险。
图 | 斜弯段示意图
无人机智巡实现革命性突破
此次,测地公司技术团队给无人机装上了"防撞铠甲"和"信号接力器"。通过模块化中继系统构建地下空间无人机通信网络,防撞无人机就像装了夜视仪的侦察兵,在完全黑暗的管道内自由穿梭。
图 | 检测作业现场
原本需要人工操作的复杂检测,现在只需设定程序,就能自动完成三维建模和影像采集。现场仅用3分钟即完成传统手段需3小时的检测作业,高效、完整获取了水轮发电机组流道斜弯段三维点云及视频影像数据,大大提升了数据获取效率与数据完整度,解决了困扰水电站多年的瓶颈问题。
图 | 检测作业现场
“这不仅是检测方式的革新,更是水电运维理念的升级。”该水电站现场运维人员表示。过去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停机检修时间长、风险大,现在随时可以轻松做"全身体检"。
测地公司负责人冉光静表示,团队将以此次工程数据构建水电设施AI诊断模型,全方位打造"空-天-地-井"四位一体技术体系,持续拓展水电站、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型基础设施监测与检测市场,不断推进测绘新质生产力的应用与推广,努力为客户打造更高效、精准、智慧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