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岭核电作为我国首个生态核电示范工程、粤港澳大湾区首座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建设项目,目前已进入机组建设冷试准备的最后冲刺阶段。为服务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助推太平岭核电项目建设,惠州惠东海事处派出执法人员进驻太平岭核电站项目现场。
坚持服务大局,开展船舶体检
把好施工船舶安全关
监管前移,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为保障核电项目安全高效推进,惠东海事处驻点执法人员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为进场施工船舶进行全覆盖专业“体检”。从船舶配员、无线电设备、信号设备、防污染管理、船舶消防救生设备到应急演练、水上安全作业和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位检查,并对船舶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指导船舶整改缺陷,消除安全隐患,把好施工船舶准入安全关。
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
帮助施工项目纾困解难
服务靠前,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驻点执法人员与业主、施工单位、码头管理方等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深入核电施工一线,认真指导施工单位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习演练;加强安全宣贯,重点剖析事故典型案例,宣贯《海安法》等法律法规、水上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宣教+演练”的形式,切实解决施工单位台风期间施工人员撤离和施工船舶避风防台难题,提升应对突发情况应急应变能力。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项目建设
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太平岭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供电500多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1512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4160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造林近11.3万公顷,创造绿色GDP200多亿元。项目施工以来,惠州惠东海事处时刻关注项目进展,驻点服务核电施工区重件码头建设、排海管路铺设和防波堤建造等项目;另外,打造施工区域CCTV、AIS、现场巡航等多位一体的立体监控网络,安全监管施工船舶进出港3000余艘,为核电项目建设刷新“进度条”提质增效。
未来,惠州惠东海事处将紧紧围绕海事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继续保持服务力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