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四川康定,银装素裹,夜晚气温达到零下,已进入寒冷的冬季。平均海拔4400米的折多山上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站在施工现场,抬眼望去,一望无际的积雪与远处的白云融成一体。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河南送变电输电第二施工分公司再次亮剑高原,奋战在平均海拔4020米的大山深处,稳步有序推进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工程川8标施工建设。
踔厉奋发,再战雪域高原
金湖线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工程的建成投产,将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作用,为“双碳”做出积极贡献。由输电二公司承建的川8标,途径四川省康定市,全长67.92公里、新建铁塔146基,最高塔位海拔4661米,平均海拔4020余米,多数塔位处在无人区。沿线高海拔、低气压,缺氧、极寒、大风,面对施工环境恶劣的极限挑战,他们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所有人员都会受到高原反应的困扰,特别是刚到高原,因为缺氧,血氧含量低,血压升高,上楼梯就会喘的厉害,况且易发生脑水肿、肺水肿等高原类疾病,体力、脑力和劳动能力明显下降,降效严重。”项目副经理谢振国说。
面对挑战,项目管理团队各负其责、团结协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白天现场巡视检查,晚上讨论各项策划、方案、计划。持续发扬“凝心聚力干工程”的担当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工程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为项目管理团队一员,王奕博信心满满,“作为一名刚转正党员,能够参与到如此重要的项目倍感自豪。当‘使命必达’成为人生追求,那么过程中的艰辛也将成为我人生中美丽的风景。”
多措并举,解决施工难题
318国道是全线物资运输的唯一通道,所有车辆必须翻越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藏语“折多”就是“弯多”的意思,盘山路九曲十八弯,地形特别复杂,材料运输难度特别大。
线路塔位多数位于斜坡上,高低腿高差大,尤其是靠近康定区段,林木茂密,塔位地形非常陡峭,材料工具运输及堆放困难,人员上下山难度巨大,其中13基塔位于山坡近70度处,给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只能采取边运输边施工的方式。
线路所经地区降水多、平均气温低,有效工期短,纵观该地区近12年的天气情况,晴天仅占11.3%。康定地区冰雪季为当年11月至次年4月,冰雪季山中云雾多,道路覆冰易滑,极大增加运输安全隐患。气候影响加上封山因素,每年有效施工时间不足7个月。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项目部提前做好各项策划,经过充分调研现场情况,多次商讨优化,决定架设索道22条,部分塔位架设多级索道进行接力运输。
为争取宝贵时间,项目部加快验收进度,组织三个队伍同步开展验收。为保证基础质量和施工工艺,由项目总工王奕博带队,严抓基础质量,严控质量工艺,紧盯高海拔,地形陡峭塔位基础质量。“班组自检后,我们项目部的人员进行多次复检,对基础尺寸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的组塔施工才能更加顺利。目前已完成半数塔位的复检工作,力争尽快完成全部复检任务,确保顺利转序。”王奕博说。
地处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原始、独特,生态系统又十分脆弱,任何施工的扰动都会对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这对绿色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项目部采取多项措施,尽力保护好原始生态环境。
聚力攻坚,建设初结硕果
本标段15.8公里、36基基础位于高海拔的折多山,处在无人区,现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空气稀薄,人员降效严重,基础施工极度困难。“由于折多山在10月份将迎来暴雪,我们必须争分夺秒,赶在大雪来临前完成该段的基础浇筑任务。”项目经理吴建岭说。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坚守岗位,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全力攻坚推进。折多山海拔高,氧气稀薄,连走路都会因高原反应导致呼吸困难、头痛。项目部多次与施工班组负责人座谈,共商措施,保证施工效率。为节省路途时间,在施工现场附近地势相对较低位位置搭建临时帐篷,保证充足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针对折多山上天气赛冷,昼夜温差较大等自然条件,项目部进一步深化基础冬期施工方案,现场配留温度计、帐篷、棉被、红景天,氧气瓶每物资,组建医疗站每周多次到现场为施工人员进行体检,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健康。
经过积极策划,本标段已完成60%的基础施工,折多山段基础施工已经在大雪来临前全部完成,为后续组塔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塔材已经陆续到达,考虑到折多山上塔位海拔高,氧气稀薄,施工人员降效严重,项目部计划进一步加宽折多山上的运输道路,响应机械化施工要求,应用大型吊车等机械设备,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下一步,项目部全体人员将持续发扬铁军精神,不负韶华,凝心聚力,创新进取,安全顺利、保质保量完成后续施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