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仅为18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3亿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仅为9千瓦时。偌大的中国,这是一个多么积弱积贫的数字。
1978年,改革开放序幕拉开之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有5712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占比约70%),发电装机缺口达1000万千瓦,这是一个共和国成立近30年电力发展的数字。
是年,改革的春风吹进了电力行业,为解决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相称的矛盾,以集资办电和市场价格机制解决电力短缺问题,成为电力改革的首选。
1988年,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届能源部成立,我国电力发展开始进入千帆进发、万马奔腾的局面,截至2017年,电力装机猛增到17.8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1亿千瓦,占全国装机62.2%,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中电联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预计2023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甚至超过2.5亿千瓦。
发展前期主要4大问题
1)安全基础不牢固,经常发生恶性事故。
2)设备可靠性极不稳定,锅炉灭火、爆管频发、继电保护误动、自动装置失灵、强迫停运等。
3)文明生产普遍脏乱差,设备八漏(漏油、漏水、漏风、漏粉、漏气、漏烟、漏煤、漏氢)成为常态。
4)四是经济指标不理想。许多发电厂生产能力不能全面有效发挥,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调峰要求
发展历史的滚滚的车轮中,走过漫长的几十年,总结下来,火电厂发展可分为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全文明发展
历史性的发展事件:
1988年,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届能源部成立
1989年4月,由能源部选定全国6个装机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火电厂为重点治理整顿电厂(即谏壁、姚孟、神头、大同、秦岭、锦州电厂)
1993年,全国25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容量的火电厂基本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达标”。
第二阶段:高效优质发展
历史性的发展事件:
1993年,成立仅一届的能源部被撤销。
1994年6月28日,电力部在全国企业达标暨创一流工作会议。
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电力公司。
2003年,以国发5号文开启厂网分开改革为标志,全国火电厂分别划归央企五大发电集团、地方各电力集团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
第三阶段:低碳清洁发展
历史性的发展事件:
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新建燃煤电站的技术标准和“上大压小”的决策。
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号)决定今后规划新建火电项目。
2014年5月,北仑电厂投资10.9亿元对2台百万千瓦机组和3台60万千瓦机组进行深度脱硫脱硝除尘。
截至2017年底,全国燃煤电厂100%实现脱硫后排放,已投运火电厂机组92.3%实现烟气脱硝,全国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比重超过70%。
第四阶段:智能共享发展
历史性的发展事件:
2015年,中发9号文及一系列相关配套改革文件的发布,尤其是放开发电侧改革的有关政策措施,使发电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进入了改革的“漩涡”。
2017年人均用电量达4550千瓦时,约是1978年的16倍,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庄严宣示,中国将“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下面是火电发展历史中具有历史性的画面和时刻,一起回顾一下吧!
20世纪70年代建设中的淮北电厂。
20世纪70年代,淮北电厂工地,安徽电建二公司二次接线女工。
1986年平圩电厂一期工程设备吊装现场。
1988年,我国第一台600MW机组,安徽淮南平圩电厂。
1998年采用FZQ1250型附着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在嘉兴电厂二期施工现场。
1998年,我国首台以EPC方式出口机组,马来西亚古晋电厂2×50MW。
2016年,安徽首台煤电一体化1000MW机组,安徽板集电厂1000MW机组。
广西局电建公司安装分公司独立承担的60万千#2汽轮机。
全国第一座百万大厂——谏壁发电厂
台州电厂全景
2011年,北京房山中国实验快堆,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
上海外高桥电厂,2台900MW机组。
安徽淮南平圩电厂国产第一台600MW机组
无数老电厂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微光,汇聚成了中国最亮的那一支光,把光明带到每一个角落,也是一带人用青春和智慧凝结成的果实。
来源:奔跑的电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