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电力行业要闻 » 国内电力要闻 » 正文

绿色电力证书实现可再生能源核发全覆盖,哪些问题还未解决?

日期:2023-10-0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电力网

2023
10/03
10:55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电量 绿色电力

《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近期发布,进一步健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也就是绿证制度。明确绿证适用范围,规范绿证核发,实现绿证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全覆盖。

中国绿证交易从2017年就正式开始,但长期以来却“叫好不叫座”,这是何原因?新政策实施会如何推动绿证交易快速发展?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到底什么是绿证?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我们通常称之为“绿证”,我们可以理解为绿证就是发电企业生产绿色电力的“电子身份证”。作为国际上通行的绿色电力消费证明方式,一个绿证通常对应1000度可再生能源电量。在我国,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唯一凭证。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解释称,比如我是一个电力企业,我卖的电属于是绿电,没有一个标识的话就说不清楚了。我售的电进入到电网以后,电本身它很难说哪个电是绿电是谁的了,我为了证明我出售的电是绿电必须有相应的这种标识证明,这就是绿证的概念。

绿证是由国家能源局核发,发给谁呢?最新政策明确,对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不过,对存量常规水电项目,暂不核发可交易绿证。也就是说,只要是国家认可的可再生能源发的电,每发1000度电,国家能源局就核发一个单位绿证。

为什么要发展绿证交易呢?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表示,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全覆盖,将为引导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王大鹏还明确,绿电消费既可通过单独购买绿证以“证电分离”方式实现,也可通过同步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及相应绿证以“证电合一”方式实现。

王大鹏:发电项目发了绿电,核发机构会根据上网电量直接核发绿证,核发绿证通过绿证的交易平台可以开展交易。绿电消费需求的用户、企业可以通过绿证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购买绿证,证明自己消费了绿色电力。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推行绿证交易就是为了推动低碳发展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

林伯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以把这个绿色证书卖给谁,就等于多一笔收入,他主要意义就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给企业增加一份收入。那同时也为其他需要减碳的单位提供一个出口,我自己减排减不了,我去买个绿色证书。需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也来通过绿色证书来体现,买一些绿色证书,说明企业走低碳了。

绿证交易为何叫好不叫座?

2017年,中国绿证交易就已经正式开始,但长期以来,绿证交易市场不活跃,董秀成认为主要原因是动力不足,我国的各类碳约束并不严苛,企业购买绿证的热情虽有,但并非必要。

董秀成:作为企业来说,可能是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形象,去进行一些交易,反过来对自身的利益的影响很小,所以市场就不活跃。

现在绿证已经推行可再生能源的核发全覆盖,也就是说绿证的供给已经全面放开。那么需求能不能进一步跟上?用户能不能积极地购买绿电绿证呢?对此,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指出,绿证的出现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直接相关,但我们始终没有建立起来用户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如何把权责合理、科学地分配给用户,是政策的下一步大趋势。

曾鸣:碳市场从这两年开始试点,但是碳市场应该和绿电市场是联动的,但这件事情还没做到。如果碳市场和绿电市场如果能够有一些联动,那么绿证交易作为市场的一种交易模式可能就会比现在要更加活跃。

另外就是我们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还没有做。我们必须关注需求侧,也就是各类用户。因为根据国际经验,我们知道真正让绿电交易活跃起来,并且公开透明,还是需要在需求侧都能拿到公平合理的这种绿证,让需求侧的市场和交易能够活跃起来。我们知道市场是两头,一头供一头需,供需双方需要直接见面,要能够撮合,才能形成价格,形成的这种价格,而且是公开透明的,这才能有效率。绿证也一样,现在的问题就是需求侧的绿证要把它逐步完善起来。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