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公布了“第三批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评审结果,中国能建中电工程18人获此荣誉。一群杰出的优秀青年专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奉献,在各自的领域里开拓进取、崭露头角!
陶国栋,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天津院电网工程公司变电一次专业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电气(发输变电、供配电)工程师,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电气专业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担任天津院多个重大输变电项目、数字化项目设计总工程师。从事变电工程和工程数字化研究,积极努力拓展新业务,在科技攻关、业务转型和大型项目中取得了突出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优秀咨询、优秀设计奖,参编技术手册及专著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4篇。
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业务
2013年,陶国栋入职天津院电网工程公司从事变电一次相关工作,工作以来参与了数百项输变电工程和数字化项目各阶段设计工作,电压等级涵盖0.4千伏到500千伏,领域涉及电网、综合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燃气轮机发电、储能电站、石化钢铁通信等多个行业,在国际业务、数字化业务、新能源及综合能源业务、传统电网业务等领域开拓中均作出突出贡献。
在天津院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开展新业务部署时期,陶国栋作为首批国际业务团队变电一次专业负责人完成了埃塞俄比亚七个城镇数据中心项目等工程,作为中电装备集团评审专家评审埃塞首都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等,助力天津院国际业务开展,形成工作流程、标准体系建设和工程实践经验积累等宝贵资源。
陶国栋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开展了国际公认的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应用软件ETAP、塞德斯接地及电磁干扰分析软件(CDEGS)的课题研究和工程推广应用,为天津院打造世界一流“两个领先”战略(网源荷储集成互补的智能配用能系统技术服务行业领先、城市电网工程咨询行业领先)探索变电一次专业方案。
在传统电网业务领域,陶国栋作为项目责任人带领团队设计的吴庄500千伏变电站重建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超高压变电站重建工程(重建规模4/4×1200兆伏安,500千伏出线7/11回,220千伏出线20/20回),带领团队开发的海港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设计一体化设计以及牵头或参与的多项输变电工程获得行业及省部级奖项10余项,为天津院在电网业务品牌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海港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现场
只争朝夕,科技创新再出发
作为电网业务发展的先锋骨干,陶国栋一路攻坚克难,牵头开展或参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油气站场接地技术研究”“变电站接地防腐技术研究”“变电站过电压计算相关技术研究”“CDEGS接地仿真设计软件的引进及推广应用”“电化学储能工程技术应用技术研究”“ETAP电力系统仿真设计软件的工程应用”“环保园220千伏变电站三维协同施工图设计试验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参编《运检业务安装类仪器仪表典型设计》《国网通用设计220千伏变电站模块化建设》2项,先后发表论文4篇。为天津院电网业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提升了天津院电网业务品牌影响力。
陶国栋开展课题研究
2010年,天津院开展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形成了风光储微电网系统一系列研究成果。陶国栋作为首批新能源设计团队变电专业负责人,积极探索新能源业务转型,参与了国华天津小王庄49.5兆瓦风电发电项目、英利天津宁河潘庄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长垣中广核太阳能有限公司3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天汽模、华今塑业金太阳光伏电站工程、宁储利通区同利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等一系列风电、分布式光伏、集中光伏电站、渔光互补、电化学储能等新能源业务,并开展了《电化学储能工程技术应用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了,为天津院新能源业务标准体系建设、建立行业生态朋友圈和工程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资源。
宁储利通区同利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专业引领,团队赋能发展
从学徒到专业牵头人,从设计人到高级工程师。一路走来,陶国栋实现了最初加入电力设计行业的梦想。一摞摞的荣誉证书,见证了他的成长历程,点亮了人生的弧光,也照亮了他不断前行的道路。饮水思源,他不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鼓励新入职的青年职工:“要多看多问,不断从学习中积累技术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工作实践中,陶国栋不断打造利他、成长型团队平台,他对新入职的青年职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并把自己所学所知与青年职工共享,搭建专业知识分享平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扎根奋斗在工程建设一线,努力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工程建设者。
变电站技术方案讨论会(右一)
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不惧风雨兼程;穿越惊涛骇浪的航船,更显中流击水之定力。以陶国栋为代表的电力行业杰出青年专家们定将不忘初心、凝练匠心,在新时代中奋斗拼搏,为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