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力网 » 输配电 » 输配电新闻 » 正文

配电网护航,园区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

日期:2023-05-22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杨晓冉

国际电力网

2023
05/22
15: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配电网 新型电力系统 智能配电网

以“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服务园区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地方电网与配电网圆桌论坛,近日在徐圩新区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所在地江苏连云港成功召开。

该论坛聚焦地方电网与配电网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就如何吸纳更多新能源、提升保供能力,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服务园区绿色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发展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2015年3月15日,《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发布,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业务”“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由此拉开序幕。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也提出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大方向。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2022年7月,包括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配售电行业协会、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力有限公司在内的30家单位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名提交《关于尽快出台理顺输配电价结构的过渡性措施,解决增量配电网发展堵点的建议》,获得“支持和鼓励增量配电网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等协调发展”的明确回复。“可以说,国家层面对配电网发展的支持是明确的,也是持续的。”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在论坛上表示。

与此同时,地方电网与配电网积极探索实践,多地试点项目蓬勃发展。例如,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委员卢忠宝介绍,徐圩新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5年间已建成投运4座220千伏变电站、2个110千伏光伏发电站,配套建设80公里220千伏线路、18.6公里110千伏线路以及159公里10千伏线路,日最大负荷已突破98万千瓦,至今已安全运行1216天,解决了企业生产用电需求。

“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第七师300万千瓦风电大基地兵地融合示范项目充分应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兵地融合发展的电力标志性工程,依托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100%清洁能源外送和消纳,将兵团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提升至20%,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燕青指出。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场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谢戎彬表示,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安全、高效的智能配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其中,煤炭生产、消费均占全世界的53%;石油生产约占5%,消费约占17%;天然气生产也大约在5%左右,消费占10%左右。”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在分析我国能源禀赋时指出,当前,我国在油气方面仍依赖进口,带来安全挑战。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都占到了世界1/3,且发展较为成熟。

杨富强指出,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已成未来能源最大的投资方向。“未来的能源增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随着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和化石能源的逐步退出,低碳化、电力化、分散化、数字化将是配电系统所需的重要特征。”

“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配电网发展成效显著,但用电水平较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均,供电质量有待改善。目前配电网接入新能源还存在一定限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配电网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如何破解新能源接入配电网难题并实现配电网稳定运行、促进园区绿色发展,非常值得探讨。”卢忠宝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看来,我国技术上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与此同时,电力负荷需求增长快,高成本下的低利用率以及保持高度可靠性是配电网面临的挑战。而从保证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看,在目前气候变化及灾害频发背景下,分布式电源提高电网韧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接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是智能配电网最强劲的原动力之一。智能电网能够助力新能源消纳、提升保供能力,且能够通过优化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更好地服务园区绿色发展。”余贻鑫说。

通过各环节助力绿色发展

榆林电力投资公司总经理贾豫指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源装机结构、电网功能定位、交易价格机制、系统商业模式出现根本性变化。在电源侧,可再生能源机组成为电量主力机组,化石能源机组成为电力主力机组,由于可再生能源的电源特性,电网形态必然需要做出适应性改变;在电网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广泛接入,大电网与有源配电网互联互通、双向能量交换、融合协同发展将成为电力产供销的必然发展趋势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网架形态;在负荷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网与荷的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正在从单向潮流演变为双向潮流交换。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后,就需要平滑措施。余贻鑫指出,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使得这些机组不能单独运行。比如,使用风光电源就需要采取功率补偿,或平衡措施。在大电网中传输多变功率是不合理的,其对电网的损耗很大,且受端很难进一步优化。因此,“必须在产生波动的根部就实施平衡措施。同时,现在的配电网都是基于单向潮流设计的,不具备有效集成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技术潜能,需要能够接纳适应双向潮流的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交换网络。”

杨富强则建议,新型电力系统要在2035年前做好分布式能源顶层设计,尤其是微电网的顶层设计,2030年后,可以全面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可以在东部地区首先实行,此外,农村地区也将成为能源生产和再生能源的重要基地。”此外,要注重科技研发创新,考虑从可再生能源消纳体制、生物质、电动汽车与电网耦合、储能和氢能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针对企业、园区、配电网降碳的方向,株洲兴新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义杰表示,能源供应侧减碳将主要由分布式能源实现。“在用能侧,目前一些高耗能企业或者出口企业拥有绿电绿证需求,这个需求以后会越来越高,而且企业普遍存在5%-15%的节能降碳空间,这是未来的深化方向。在交易侧,未来的绿电交易、分布式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等都可能带来节能降碳效益。”


返回 国际电力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