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20日,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地区遭受暴风沙尘袭击,瞬时风力达9级以上,多处广告牌、围挡及部分屋顶被掀翻。但是,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满洲里输变电工区所辖53条、共计1182.4839公里输电线路保持安然无恙。
据该工区负责人介绍,基于信息化的人机协同智能巡检体系,满洲里输变电工区拓展了地区输电网络安全运行的“三度”空间。
提高巡检信息“可视度”。为扎实推进巡检体系数字化转型,该工区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代替传统人工巡视和登塔检查,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特点及时发现线路隐蔽性缺陷,精准查找线路潜在隐患,通过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确定方位,并在每个航点自动精准悬停拍照,实现巡检全过程自动化、自主化。目前,输电专业现有50周岁以下人员14人,无人机取证10人,取证率为71.43%,在运线路适航区长度为861.63公里,春检期间完成无人机精细化巡检115.32公里,精细化巡检覆盖率13.38%,累计上传缺陷自动识别系统照片988张,全面推进无人机巡检作业成效,进一步提升巡检智能化管理。
提高智能巡检“精准度”。按照春季安全大检查工作要求,该工区认真落实防外力破坏(山火)、树线矛盾及桃花水等季节性反事故措施,积极采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视”多元化巡检模式。截至目前,在输电线路重点区段共安装在线监测装置53套,其中防导线舞动装置6套,防杆塔倾斜装置3套,防山火装置31套,防外破装置13套。通过输电线路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的前端识别、后台判定隐患排查模式,将输电线路可视化设备拍照间隔缩短至“分钟级”,实现一级、二级线路隐患可视化全覆盖,并结合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细致分析输电线路本体及通道存在的潜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提高线路测温“稳定度”。面对当前输电线路智慧运维发展趋势,该工区积极探索应用“无人机+远程红外测温”新技术,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技术对接续管等压接金具开展测温工作,无人机飞手仅需操作遥控器,通过屏幕中“一次性成像”功能,就可将无人机镜头拍摄范围内杆塔各部位节点温度进行呈现。同时,无人机自主红外测温可将测温距离缩小至5米,并能够完成多角度对线路耐张线夹、接续管等部位进行测温,飞手仅通过显示屏就能够实时掌握杆塔各个部位的运行温度。通过使用无人机测温技术,工作人员不仅能够实现远程测温,更能有效弥补人工测温局限性,从而达到数据精准度高的巡检要求。